[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织布机的剪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2127.1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2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清;陈添林;蔡建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纤丝舫(苏州)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J1/08 | 分类号: | D03J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剪切刀 剪切机构 拉动装置 驱动支架 剪切 织布机 展平机构 支架 纺纱机 本实用新型 尺寸偏差 二次剪切 纺织设备 固定设置 曲柄摇杆 输送过程 伺服电机 旋转设置 轴向连接 对边 拉绳 展平 布料 工作量 整齐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织布机的剪切机构,包括与纺纱机相连的机架,机架的一侧设有驱动支架,驱动支架的一侧设有拉动支架,机架内设有展平机构和剪切机构,拉动支架内设有与剪切机构相应的拉动装置,驱动支架内设有与展平机构和拉动装置均轴向连接的伺服电机,剪切机构包括第一剪切刀和第二剪切刀,第一剪切刀为固定设置,第二剪切刀旋转设置在第一剪切刀上,拉动装置采用曲柄摇杆的原理通过拉绳对第二剪切刀进行控制,其中,第二剪切刀的驱动端的重量大于第二剪切刀的剪切端的重量,剪切后边部整齐,无需通过人工对边部进行二次剪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输送过程能将布料展平,降低了剪切的尺寸偏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用于织布机的剪切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今的用于织布机的剪切机构都是独立设备,独立设备占地面积大,需要将生产好的布匹轴放置装设在上料辊上,然后通过几个传递轮将布匹展开,再通过切刀将布匹从中间分开,虽然生产效率很高,但是由于切刀在切割时并不能保证边部整齐,需要人工对有线头的边部进行二次剪切,增大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其中,布匹在输送过程中易发生褶皱,导致剪切的尺寸偏差大,严重时超出公差造成废品,降低成材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织布机的剪切机构,其目的:剪切后边部整齐,无需通过人工对边部进行二次剪切,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输送过程能将布料展平,降低剪切的尺寸偏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织布机的剪切机构,包括与纺纱机相连的机架,机架的一侧设有驱动支架,驱动支架的一侧设有拉动支架,机架中部旋转设有一端穿过驱动支架延伸至拉动支架的驱动主轴和与驱动主轴平行的从动轴,远离纺纱机的机架侧部旋转设有导轴;
处在机架内的驱动主轴上固定设有展平辊,从动轴上设有与展平辊相应的支撑辊,展平辊上设有由中间向两侧对称的弧形光滑凸起物;
导轴上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剪切支撑辊,两个剪切支撑辊之间的机架内侧面固定设有第一剪切刀,第一剪切刀旋转设有第二剪切刀,第二剪切刀一端为与第一剪切刀相应的剪切端,第二剪切刀另一端为驱动端,第二剪切刀的驱动端的重量大于第二剪切刀的剪切端的重量;
驱动支架内安装有与驱动主轴轴向相连的伺服电机,驱动支架的顶部设有与伺服电机电连接的启动开关;
处在拉动支架内的驱动主轴上设有摇杆,摇杆上旋转设有拉动杆,拉动支架内滑动设有L形拉杆,L形拉杆上设有与第二剪切刀的驱动端相连的拉线;
远离纺纱机的机架侧部顶面设有第一导线架和第二导线架,第一导线架和第二导线架上均旋转设有一对与拉线相应的传动滑轮,第二导线架上还设有拉线相应的转向滑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先通过展平辊对纺纱机编织出的布匹进行展平,然后通过摇杆驱动拉动杆对L形拉杆进行推拉动作,当拉动杆对L形拉杆进行推动的动作时,拉线松弛,第二剪切刀的驱动端会自动下降,第二剪切刀的剪切端会逐渐远离第一剪切刀,当拉动杆对L形拉杆进行拉动的动作时,拉线紧绷,第二剪切刀的驱动端抬起,使第二剪切刀的剪切端向第一剪切刀靠近,直至第二剪切刀的剪切端与第一剪切刀完全接触,并将展平的布料完全切开,剪切后边部整齐,且整个工作过程无需通过人工对边部进行二次剪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输送过程能将布料展平,降低了剪切的尺寸偏差,提高了成材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用于织布机的剪切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纤丝舫(苏州)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纤丝舫(苏州)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2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编织带的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套机新颖编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