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臭氧氧化处理废水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3309.0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8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马艳;钱哨;王立超;樊小会;高燕如;曹霞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振津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018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扰流混合器 隔板 上端 扰流罩 筒体 下端 废水净化装置 臭氧混合 臭氧氧化 气体抑制 中心管 本实用新型 底端开口 顶部中央 气体出口 上端开口 竖直设置 污水出口 污水 端开口 缩颈处 外侧罩 折流杆 并连 多层 伸入 汇合 开口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臭氧氧化处理废水净化装置,筒体的内部下端设有隔板,隔板的下方设有上端开口的扰流混合器一,扰流混合器一的内部设有多层折流杆,扰流混合器一的一侧连有污水和臭氧混合入口,扰流混合器一的外侧罩有底端开口的扰流罩,扰流罩的一侧对应设有供污水和臭氧混合入口通过的开口,扰流罩的上端贯穿隔板并位于隔板的上方,筒体的内部扰流罩的上端外侧设有若干下端伸入到隔板下方的扰流混合器二,扰流混合器二的上端汇合并连有竖直设置的底端开口的中心管,中心管的下端设置在扰流罩上,筒体上端的缩颈处设有逃逸气体抑制装置,逃逸气体抑制装置中装有填料,筒体的上端一侧设有污水出口,筒体的顶部中央设有气体出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臭氧氧化处理废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臭氧氧化工艺效果显著,不产生二次污染,操作方便,可利用空气就地取材,因此,臭氧氧化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国内就有不少单位应用臭氧氧化工艺在处理含酚、含氰、炼油、化工、石油化工等工业废水方面进行了研究,有些已经在工业上得到应用;以臭氧氧化作为改善水质、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含酚量和COD、BOD值也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目前广泛应用的设施是臭氧氧化池,池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流自上而下,臭氧自下而上在填料层与水接触;但是池体容积较大,污水流动经常会存在死区,造成了臭氧与污水氧化反应不完全,处理效果较差,不能很好的满足排放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臭氧氧化处理废水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臭氧氧化处理废水净化装置,筒体的内部下端设有隔板,隔板的下方设有上端开口的扰流混合器一,扰流混合器一的内部设有多层折流杆,且折流杆上下层交叉排列,扰流混合器一的一侧连有污水和臭氧混合入口,扰流混合器一的外侧罩有底端开口的扰流罩,扰流罩的一侧对应设有供污水和臭氧混合入口通过的开口,扰流罩的上端贯穿隔板并位于隔板的上方,扰流混合器一的外壁上间隔的设有向下倾斜的挡板,筒体的内部扰流罩的上端外侧设有若干底端开口的扰流混合器二,扰流混合器二的下端伸入到隔板的下方,扰流混合器二的上端汇合并连有竖直设置的底端开口的中心管,且中心管的直径大于扰流混合器二的直径,中心管的下端设置在扰流罩上,筒体上端的缩颈处设有逃逸气体抑制装置,逃逸气体抑制装置中装有填料,筒体的上端一侧设有污水出口,筒体的顶部中央设有气体出口。
所述挡板的倾斜角度为30-45°。
所述扰流混合器二和中心管的内部均固定有螺旋叶片。
所述逃逸气体抑制装置为丝网除沫器,填料为钢丝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水净化装置使污水与臭氧在扰流、混合和剪切力的作用下达到了最佳的混合效果,从而使得臭氧和污水充分反应,有效减少了污水中含有的COD和DOC的含量,很好的达到了排放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扰流混合器一;3、折流杆;4、污水和臭氧混合入口;5、扰流罩;6、挡板;7、扰流混合器二;8、中心管;9、逃逸气体抑制装置;10、污水出口;11、气体出口;12、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振津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振津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33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