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的分布式功率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3964.6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4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林倩;朱琳;邬海峰;张晓明;刘林盛;周杨;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民族大学;成都菁茂蓉创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城建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F3/24 | 分类号: | H03F3/24;H03F3/195;H03F1/02;H03F1/18;H03F1/48 |
代理公司: | 成都创新引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9 | 代理人: | 向群 |
地址: | 810007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达林顿管 反馈型 本实用新型 分布式反馈 功率放大器 放大 网络 电路 传输线 等效电容 电路设计 功率增益 核心架构 宽带功率 输出合成 输出能力 输入分配 调试 | ||
1.一种基于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的分布式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式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放大网络、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输入分配网络和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输出合成网络,所述分布式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放大网络由k个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组成,其中k大于等于3;
所述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输入分配网络的输入端为整个所述基于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的分布式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其k个输出端分别与分布式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放大网络中的k个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输出合成网络的输出端为整个所述基于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的分布式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其k个输入端分别与分布式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放大网络中的k个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的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的分布式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输入分配网络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感Lg1、Lg2至Lgk+1、隔直电容Cgload和负载电阻Rgload,所述负载电阻Rgload一端与隔直电容Cgload连接同时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g1一端与Lg2连接同时另一端为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输入分配网络的输入端,所述电感Lgj与Lgj+1的连接节点均为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输入分配网络的输出端,其中j=1,2…k。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的分布式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放大网络包含k个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
所述第j个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中包含了第一级共源管Mij、第二级共源管Muj,其中j=1,2…k;共源管Mij的漏极和共源管Muj的漏极之间通过传输线Lmj连接,所述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的输入端和共源管Mij的栅极通过隔直电容Cij连接,共源管Mij的源极和共源管Muj的栅极之间通过隔直电容Cmj连接,共源管Muj的漏极与所述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级共源管Mij的栅极和隔直电容Cij的连接节点,与偏置电压Vg2之间通过偏置电阻Rij连接,共源管Mij的栅极和源极之间通过第一串联RC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串联RC电路包含串联的反馈电阻Rrfj和反馈电容Crfj,共源管Mij源极和地之间通过自偏置电阻Rsj连接;
所述第二级共源管Muj的栅极与偏置电压Vg1之间通过偏置电阻Rbj连接,共源管Muj源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的分布式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输出合成网络包括依次串联的负载电阻Rdload、隔直电容Cdload、电感Ld1、Ld2至Ldk+1、隔直电容Cd,所述负载电阻Rdload一端与隔直电容Cdload连接同时另一端接地,所述隔直电容Cd一端与Ldk+1连接同时另一端为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输出合成网络的输出端,所述电感Ldj与Ldj+1的连接节点均为反馈型二级达林顿管输出合成网络的输入端,其中j=1,2…k,所述电感Ld1和Ld2的连接节点上还并联有馈电电感Ldd,馈电电感Ldd的另一端接偏置电压Vd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民族大学;成都菁茂蓉创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城建大学,未经青海民族大学;成都菁茂蓉创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39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