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桨涡干扰效应的桨叶前缘开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5404.4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3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邹森;刘勇;王琦;冯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1/02 | 分类号: | B64C21/02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桨叶 前缘 干扰效应 开孔装置 桨涡 挡板 控制孔 直升机旋翼 闭合 飞行状态 气动性能 驱动装置 直径通道 翼面孔 开孔 圆孔 | ||
1.一种降低桨涡干扰效应的桨叶前缘开孔装置,包括直升机桨叶、桨叶上翼面的孔、桨叶下翼面的孔、上挡板、下挡板、连接上下翼面孔的通道组成;其特征在于:桨叶上翼面的孔与桨叶下翼面的孔均为等直径的圆孔,上挡板与下挡板表面为曲面,挡板两端置于滑动槽内并与驱动装置连接,通道为等直径的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桨涡干扰效应的桨叶前缘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前缘开孔装置位于桨叶前缘位置;所述前缘开孔装置包括上下翼面的孔、连接上下翼面孔的通道以及控制孔打开与关闭的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桨涡干扰效应的桨叶前缘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翼面的孔均为圆孔,开孔位置为桨叶的25%倍的弦长附近,开孔数目及开孔间距不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桨涡干扰效应的桨叶前缘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前缘开孔装置在不同飞行状态下利用挡板控制孔的打开与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54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舵面控制机构和航模
- 下一篇:一种通过智能眼镜进行监控拍摄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