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减震隔热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6573.X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9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范茂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鑫旭锂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5;H01M10/658;H01M10/6563;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忠***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锂电池 出线孔 隔热箱 线管 焊接 隔热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 复位弹簧 更换孔 固定环 减震箱 箱内壁 橡胶垫 隔热 插针 外壁 密封圈 夹板 对称分布 隔热箱盖 排气孔排 固定块 风扇 散热 内壁 内塞 密封 穿过 运转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减震隔热保护装置,包括减震箱、橡胶垫和隔热箱,所述减震箱一侧内壁拉开设有更换孔,所述更换孔内塞有固定块,所述减震箱内壁焊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侧焊接在隔热箱的外壁,所述减震箱内壁底部焊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内活动插有插针,所述插针均匀分布固定在橡胶垫的外壁;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锂电池放置在两个夹板之间,盖上隔热箱盖,隔热箱内的空气经过风扇的运转,从排气孔排出可起到部分散热的作用,隔热箱对装置进行隔热,锂电池的线管可穿过出线孔与外部线管连接,出线孔内的密封圈对出线孔与线管之间造成部分减震和密封的效果,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电池减震隔热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现有的锂电池已应用到多个领域,涉及到汽车、机械等物品或装置。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锂电池的发展需求也越来越大。现有的锂电池保护装置已较全面,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现有的锂电池保护装置在减震上多使用弹簧和橡胶垫,但是由于锂电池自身重量长期对弹簧和橡胶垫造成压迫,造成弹簧的弹性系数下降和橡胶垫向下凹陷,造成装置减震的效果下降,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2、现有的锂电池保护装置普遍缺乏对锂电池的隔热和导热效果,锂电池会因外界因素长期影响而对锂电池内部结构造成损坏,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减震隔热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减震隔热保护装置,包括减震箱、橡胶垫和隔热箱,所述减震箱一侧内壁拉开设有更换孔,所述更换孔内塞有固定块,所述减震箱内壁焊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侧焊接在隔热箱的外壁,所述减震箱内壁底部焊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内活动插有插针,所述插针均匀分布固定在橡胶垫的外壁,所述橡胶垫顶部通过插针插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焊接在隔热箱的底部,所述隔热箱内壁底部焊接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二复位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一侧固定有夹板,两个所述夹板之间夹有锂电池,所述隔热箱内壁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一侧通过隔热箱固定有匹配风扇,所述隔热箱顶部通过橡胶套活动盖有隔热箱盖,所述隔热箱盖上开设有贯穿的出线孔,所述出线孔内塞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远离橡胶垫的一侧焊接有第一拉环。
优选的,所述隔热箱盖内壁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通过铰座转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风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锂电池位于隔热箱内部,所述隔热箱位于减震箱内部。
优选的,所述橡胶垫一侧靠近固定块处焊接有第二拉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锂电池放置在两个夹板之间,盖上隔热箱盖,隔热箱内的空气经过风扇的运转,从排气孔排出可起到部分散热的作用,隔热箱对装置进行隔热,锂电池的线管可穿过出线孔与外部线管连接,出线孔内的密封圈对出线孔与线管之间起到部分减震和密封的效果,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隔热箱底部的橡胶垫和隔热箱外壁的第一复位弹簧,可对隔热箱内的锂电池起到减震的作用,在橡胶垫长期使用后向下凹陷时,隔热箱底部的橡胶垫可通过更换孔从减震箱内取出进行更换,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鑫旭锂电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鑫旭锂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65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转换装置
- 下一篇:具有缓冲结构的电池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