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扭矩输出路径可变的混合动力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8040.5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1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成波;朱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
主分类号: | H02K1/18 | 分类号: | H02K1/18;H02K1/30;H02K7/116;H02K11/21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动力电机 扭矩输出端 输出路径 转子 同步装置 转子支架 可变的 本实用新型 可切换 空间利用率 布置空间 电机设计 中心轴 压装 输出 传递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扭矩输出路径可变的混合动力电机,所述混合动力电机具有定子、转子、转子支架和中心轴,所述转子压装在所述转子支架上,所述混合动力电机还包括同步装置,所述同步装置具有可切换的第一扭矩输出端和第二扭矩输出端,所述转子产生的扭矩通过转子支架传递至同步装置,继而可切换的通过第一扭矩输出端或者第二扭矩输出端输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扭矩输出路径可变的混合动力电机,根据不同的需求改变电机设计参数,切换扭矩输出路径,从而改变混合深度,同时简化结构,提升空间利用率,减少汽车布置空间,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电机,具体涉及一种扭矩输出路径可变的混合动力电机。
背景技术
在单电机混合动力系统中,电机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融入传统发动机至变速箱的传动系统,混合深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功率损耗和工作模式,要实现怠速充电、电机起动发动机功能(E起动)就要混合深度浅的动力构型;需要电动效率高、可实现换档过程中动力不中断等就要混合深度更深的动力构型。传统混合动力系统要实现要实现混合深度可调就需要使用两台电机,结构和控制都很复杂、系统成本高和布置空间较大。市场急需一种结构紧凑、扭矩输出路径可变的电机,实现单电机混合动力系统更加灵活紧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扭矩输出路径可变的混合动力电机,实现根据不同的需求改变电机设计参数,切换扭矩输出路径,从而改变混合深度,同时简化结构,提升空间利用率,减少汽车布置空间,成本低廉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扭矩输出路径可变的混合动力电机,所述混合动力电机具有定子、转子、转子支架和中心轴,所述转子压装在所述转子支架上,所述混合动力电机还包括同步装置,所述同步装置具有可切换的第一扭矩输出端和第二扭矩输出端,所述转子产生的扭矩通过转子支架传递至同步装置,继而可切换的通过第一扭矩输出端或者第二扭矩输出端输出。
优选的,所述转子支架具有空心花键毂,所述空心花键毂为内部中空、外圆设置外花键的结构,所述空心花键毂套在所述中心轴上并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
优选的,所述同步装置具有结合套,所述结合套套在所述空心花键毂上,并穿过所述转子支架,所述结合套通过设置在结合套内侧的花键槽与设置在空心花键毂上外花键配合,使得结合套能够沿着轴向滑动。
优选的,所述同步装置的第一扭矩输出端和第二扭矩输出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结合套两侧,所述第一扭矩输出端通过轴承轴向固定在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所述第二扭矩输出端通过固定连接在所述中心轴上,所述结合套滑动至一端与所述第一扭矩输出端接合,即可将转子的扭矩传递给第一扭矩输出端,所述结合套滑动至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扭矩输出端接合,即可将转子扭矩传递给第二扭矩输出端并继而传递给所述中心轴。
优选的,所述混合动力电机所应用于的混合动力系统具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具有输入轴,所述混合动力电机的中心轴即为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
优选的,所述混合动力电机的定子压装在所述变速箱的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混合动力电机的端盖安装在所述变速箱的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电机转子支架上安装有检测转子位置传感器的转子,所述混合动力电机的端盖上安装有所述传感器的定子。
优选的,所述端盖和所述变速箱输入轴之间安装有油封,所述混合动力电机的接线盒安装在所述变速箱的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未经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80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