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救生绳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8157.3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2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华鹏消防救护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26 | 分类号: | B63C9/26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周浩杰 |
地址: | 225527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体 漂浮体 本实用新型 救生衣 救生绳 自充气 绳子 闭合 水上救援 容腔 落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绳,具有绳子;绳子的一端固定设有漂浮体;所述漂浮体包括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所述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闭合后形成用于放置自充气救生衣的容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水上救援,通过漂浮体和自充气救生衣可以快速对落水人员就行施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绳。
背景技术
救生绳是救生装备中使用最频繁的装备之一。在水面进行施救时,救生绳能够让落水人员及时对自身进行控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脱离水体。传统用于水面救援的救生绳为了保证营救成功率,会在绳子的一端固定一个漂浮拉环。通过漂浮拉环,落水人员能够及时抓住救生绳。
但是,传统的救生绳只能保证落水人员能够抓住绳子,但是不能让落水人员进行身体控制,对于一些体力透支、体弱的落水人员,营救效果并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果突出的救生绳。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绳子;绳子的一端固定设有漂浮体;所述漂浮体包括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所述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闭合后形成用于放置自充气救生衣的容腔。
上述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上均固定设有漂浮拉环。
上述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均为充气包。
上述自充气救生衣通过延长绳与绳子固定连接。
上述绳子包括本体和包覆在本体外部的透明胶层;所述透明胶层上沿绳子的延伸方向设有多个隆起部;所述隆起部与本体之间形成空腔。由于空腔的存在使得绳子具有一定的漂浮性,便于施救。
空腔的内壁上涂覆有荧光标识。
上述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通过拉链或者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漂浮体可以及时对落水人员进行施救,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在漂浮体内配备有自充气救生衣,在落水人员通过漂浮体稳定后,可以通过打开漂浮体进行救生衣的穿戴,并且通过自充气救生衣进行自动充气,实现救生衣的打开,大大提高了救生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漂浮拉环能够让施救人员对落水人员就行牵拉,便于施救;
(4)本实用新型中自充气救生衣通过延长绳可以与绳子固定,进一步便于施救人员的牵拉;
(5)本实用新型通过绳子上的空腔,使其能够在水面进行漂浮,有效提高施救成功率;
(6)本实用新型通过荧光标识,能够让绳子在黑暗的环境也能够被落水人员发现,大大提高营救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漂浮体与自充气救生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漂浮体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绳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具有绳子1;绳子1的一端固定设有漂浮体2;所述漂浮体2包括第一浮体21和第二浮体22;所述第一浮体21和第二浮体22闭合后形成用于放置自充气救生衣3的容腔。所述第一浮体21和第二浮体22通过拉链或者卡扣连接闭合。
所述第一浮体21和第二浮体22上均固定设有漂浮拉环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华鹏消防救护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华鹏消防救护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81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救助的救生手环
- 下一篇:引导式救生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