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以太网络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8540.9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5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元洪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1F27/28;H01F27/29;H01F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献茹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线 绞合线 主磁芯 次磁 缠绕 变压器单元 以太网络 绞合 变压器 磁环 单孔 | ||
一种以太网络变压器,包括至少一个变压器单元,所述变压器单元包括主磁芯、次磁芯、第一绕线、第二绕线、第三绕线、第四绕线、第五绕线和第六绕线;所述主磁芯与所述次磁芯均为单孔磁环;所述第一绕线、第二绕线和第三绕线相互绞合形成第一绞合线,所述第四绕线、第五绕线和第六绕线相互绞合形成第二绞合线;所述第一绞合线缠绕在所述主磁芯上形成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绞合线缠绕在所述主磁芯上形成第二线圈;所述第三绕线和所述第六绕线还缠绕在所述次磁芯上形成第三线圈或者第三线圈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万兆以太网络变压器。
背景技术
以太网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扩展性强、与IP网络能够很好地结合等诸多优点,以太网技术的应用正从企业内部网络向公用电信网的领域迈进。
在以太网技术已有的应用基础上,随着云计算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以及对统一的数据存储连接和企业数据中心服务器虚拟化提高利用率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使得万兆级别的以太网(以下简称“万兆以太网”)正在迅速普及。
在构建万兆以太网时,适用的网络变压器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现有的万兆以太网络变压器一般采用在双孔磁芯上绕制线圈的结构,也就是将绕线多次来回反复地穿过磁芯的两个通孔,从而缠绕在磁芯上形成万兆以太网络变压器的线圈。这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磁芯构造和绕线结构都比较复杂,导致整体成本较高,实际生产时良率较低;进一步说,复杂的线圈结构也导致变压器的性能不够稳定,难以精确地控制工作参数,不利于大规模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以太网络变压器,尤其适用于万兆以太网络,并且可以解决现有的万兆以太网络变压器存在的上述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以太网络变压器,包括至少一个变压器单元,所述变压器单元包括主磁芯、次磁芯、第一绕线、第二绕线、第三绕线、第四绕线、第五绕线和第六绕线;所述主磁芯与所述次磁芯均为单孔磁环;所述第一至第六绕线均具有第一线头、第二线头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线头与第二线头之间的主体段,所述第一绕线、第二绕线和第三绕线的主体段相互绞合形成第一绞合线,所述第四绕线、第五绕线和第六绕线的主体段相互绞合形成第二绞合线;所述主磁芯具有第一绕线区和第二绕线区,所述第一绞合线缠绕在所述第一绕线区上形成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绞合线缠绕在所述第二绕线区上形成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绕线的第一线头和所述第二绕线的第一线头引出后绞合在一起形成所述以太网络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绕线的第二线头、所述第二绕线的第二线头、所述第四绕线的第一线头和所述第五绕线的第一线头引出后绞合在一起形成所述第一线圈的抽头,所述第四绕线的第二线头和所述第五绕线的第二线头引出后绞合在一起形成所述以太网络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三绕线的第一线头和所述第六绕线的第二线头引出后形成所述第二线圈的抽头或者与所述第二线圈的抽头连接,所述第三绕线的第二线头和所述第六绕线的第一线头引出后缠绕在所述次磁芯上形成第三线圈或者第三线圈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三线圈的末端,所述第三绕线的第二线头和所述第六绕线的第一线头相互分开,所述第六绕线的第一线头用作所述以太网络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绕线的第二线头用作所述以太网络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第三绕线的第一线头和所述第六绕线的第二线头引出后绞合在一起形成所述第二线圈的抽头,所述第三绕线的第二线头和所述第六绕线的第一线头引出后绞合在一起形成第三绞合线,所述第三绞合线缠绕在所述次磁芯上形成第三线圈;在所述第三线圈的末端,所述第三绕线的第二线头和所述第六绕线的第一线头相互分开,所述第六绕线的第一线头用作所述以太网络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绕线的第二线头用作所述以太网络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绕线和所述第二绕线的颜色均为第一颜色,所述第三绕线的颜色为第二颜色,所述第四绕线和第五绕线的颜色均为第三颜色,所述第六绕线的颜色为第四颜色,所述第一至第四颜色互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元洪,未经张元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85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