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基质的缢蛏养殖框及养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8907.7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9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施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建华 |
主分类号: | A01K61/55 | 分类号: | A01K61/55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张海兵 |
地址: | 31552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缢蛏 人工基质 养殖装置 养殖 绳索 养殖池 本实用新型 泥沙混合层 间隔悬挂 框架四周 幼苗培育 防护面 粉沙层 框结构 软泥层 底面 盖网 固连 铺设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基质的缢蛏养殖框及养殖装置,属于缢蛏幼苗培育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养殖框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且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本人工基质的缢蛏养殖框包括呈长方体的框架,框架四周面和底面覆盖有防护面盖网,框架内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粉沙层、泥沙混合层和软泥层。本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还包括有若干根绳索,绳索两端分别固连在养殖池的两对岸上,绳索上相互间隔悬挂有多个上述的人工基质的缢蛏养殖框。本养殖框及养殖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操作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缢蛏幼苗培育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人工基质的缢蛏养殖框及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缢蛏,属虑食性软体动物,营埋栖生活,对居穴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宜生长在含上层软泥、中层泥沙混合、底层粉沙的海域土壤中。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在我国海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沿海大量的围垦填海及工业污染,缢蛏养殖的滩涂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和萎缩。且长期以来缢蛏的养殖方法,都是以海岸滩涂及海水池塘底部埕畦播养方式实现的,而目前缢蛏的起捕方式纯碎靠人工手捉来完成,劳动强度大,采捕产量低;且易漏捕、受践踏、污染底质。多次重复养殖,会导致池塘底部土层变黑发臭,有害物质大量累积,造成池塘养殖减产或失败。传统的海水池塘缢蛏套养及其捕捞方法的落后,已成为阻碍沿海农渔民快速提高经济收入的主要瓶颈。
一种框式人工基质的缢蛏养殖装置,利用海水养殖池塘或浅海海域,通过在池塘底层或离地50-100mm、放置占池塘总面积5-8%固定或可移动的框式人工基质的缢蛏养殖装置,实现“人工基质的缢蛏设施化高效养殖”产业化应用。本技术研究的缢蛏养殖人工基质,经处理后可重复利用,单个框体移动方便,也可机械输送,可规避突发性灾害风险,解决了传统缢蛏养殖一直依懒池塘土层的困境,扩大了缢蛏养殖范围,减少了池塘底层直接养殖贝类的土质污染,确保池塘生态环境和缢蛏质量安全。缢蛏养殖成活率、起捕率同步提高。箱框设施缢蛏养殖单产可达到15-20kg/㎡、养殖成活率≥90%;养殖5-6个月商品蛏规格可达35-45个/kg、起捕率≥99%、人工采捕成本同比下降70%以上,比传统池塘底部埕畦养殖效益提高200%以上,且可进行产业化生产。
现有公开了公开号为CN105165687B,名称为一种培育缢蛏稚贝的设施的使用方法的中国专利,该技术方案包括育苗池和育苗箱,所述育苗池采用水泥池,在距离池底20~30公分处设有用于放置育苗箱的层架,所述育苗池侧面设有一口排水口高于育苗池水面的藻水培育池;所述育苗箱的规格为100*60*40cm,育苗箱的四周采用50~200目网衣作挡板,底部为80~120目孔径的网衣。使用时包括铺设纱布,铺设海泥、细沙,育苗池消毒、放置育苗箱,投苗,充水,稚贝培育期间换水操作,采收稚贝七大步骤。但该技术方案在育苗池底设置多个层架用来放置育苗箱,结构较为复杂且成本高,收苗较为不便,同时育苗箱结构不够合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来解决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人工基质的缢蛏养殖框及养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人工基质的缢蛏养殖框,包括呈长方体的框架,所述框架四周面和底面覆盖有防护面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粉沙层、泥沙混合层和软泥层。
在上述的一种人工基质的缢蛏养殖框中,所述的粉沙层的高度为10~20mm,泥沙混合层高度为100~150mm,所述软泥层高度为10~20mm。
在上述的一种人工基质的缢蛏养殖框中,所述的框架上端面设有压模防护面盖(11),所述压模防护面盖(11)布满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孔径为5-10mm。
在上述的一种人工基质的缢蛏养殖框中,所述的框架为压模敞开式框架,所述防护面盖网(12)上布满里壁孔径为1-2mm,外壁孔径为6-8mm的锥形孔。
锥形孔的锥形结构挡泥且透气,便于水体交换或渗透,增强框架内基质的通透性,有利于缢蛏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建华,未经施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89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