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肿瘤穿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9865.9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4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穆庆友;郭宏;赖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穆庆友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杆 本实用新型 手柄 穿刺装置 前端设置 新型肿瘤 刺入部 留置槽 套管 取样 医疗器械技术 活体穿刺 倒钩状 活体 穿过 检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肿瘤穿刺装置。包括手柄、套管及刺入部,所述手柄上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穿过所述套管及刺入部,所述推杆前端设置有活体留置槽,所述留置槽前端设置有呈倒钩状的取样钩。本实用新型具有取样方便,便于活体穿刺检验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肿瘤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骨与软组织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发病年龄逐渐下降,早期发现、正确的诊断、及时治疗对预后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检查手段及方法的不断提高,使诊断的正确率逐渐提高,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肿瘤不具备典型的影像学特点,诊断困难。正确的诊断需要临床、影像及病理三结合。其中,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关键作用。穿刺活检是获取病理诊断的主要途径。
目前,大多穿刺装置为采用负压式的原理进行肿瘤穿刺进行活体取样,然而大多数的穿刺针基本在穿刺后,由于采用的负压式的原理进行取样的,因此,在其取得的样本在取出时非常困难,不利于肿穿刺活检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肿瘤穿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肿瘤穿刺装置,包括手柄、套管及刺入部,所述手柄上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穿过所述套管及刺入部,所述推杆前端设置有活体留置槽,所述留置槽前端设置有呈倒钩状的取样钩。
优选的,所述刺入部的顶端为锯齿状尖锐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套管与推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套管套接。
优选的,所述套管与所述刺入部一体设置。
优选的,所述手柄、套管、刺入部及推杆均为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肿瘤穿刺装置,由于推杆前端设置有活体留置槽,利用取样钩与活体留置槽的配合即可进行肿瘤穿刺的活体取样,且可直接利用推杆推动取样钩进行活体取样,穿刺完成后将活体留置槽经过推杆进行推动即可将活体样本推出,使得其取出和取样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肿瘤穿刺装置,包括手柄1、套管2及刺入部3,所述手柄1上设置有推杆4,所述推杆4穿过所述套管2及刺入部3,所述推杆4前端设置有活体留置槽5,所述留置槽5前端设置有呈倒钩状的取样钩6。
进一步的,所述刺入部3的顶端为锯齿状尖锐状结构。刺入部3的顶端设置呈锯齿状尖锐结构,使得其便于刺入身体和肿瘤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2与推杆4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环7,所述固定环7与所述套管2套接。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2与所述刺入部3一体设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手柄1、套管2、刺入部3及推杆4均为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具体的,使用时,在刺入部3进入体内时,推杆4为处于与刺入部3前端平齐的状态,当刺入后,推动推杆4,使其活体留置槽5进入到肿瘤内,然后再拉动推杆4,利用推杆4前端的取样钩6将肿瘤活体取在活体留置槽5中,完成活体取样,穿刺完成后将活体留置槽5经过推杆4进行推动即可将活体样本推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穆庆友,未经穆庆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98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腔镜用穿刺器内的穿刺套管
- 下一篇:一种输卵管介入穿刺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