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凹凸米位摇耳结构的手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81301.9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8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詹西洲;郭勇;刘进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雷诺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14 | 分类号: | A44C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范小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耳 限位槽 头粒 表身 凸块 连接端头 耳结构 连接孔 中间杆 摆动 表带 手表 横向贯穿 扇形设置 上限位槽 同轴设置 相向延伸 固定孔 连接端 凸块卡 位槽 装设 摩擦 | ||
具有凹凸米位摇耳结构的手表,其包括表身、两头粒及表带,两所述头粒分别装设于表身的两端,所述表带连接于两头粒的另一端;表身的两端各设有一壳耳,每组所述壳耳上设有一横向贯穿的固定孔,每组壳耳的两外侧面上各设有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呈扇形设置,所述头粒包括中间杆及设置于中间杆两端连接端头,两所述连接端头上均设有相向延伸的连接孔,且两所述连接孔呈同轴设置;两所述连接端头的相对表面上各设有一凸块,所述凸块小于壳耳上限位槽的宽度;所述凸块卡设于所述限位槽内,且凸块可在限位槽内摆动并会受到壳耳高限位槽一定角度的限制,从而可防止头粒更大角度的摆动,进而可避免壳耳与头粒相互摩擦,出现碰花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钟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凹凸米位摇耳结构的手表。
背景技术
目前手表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经常配戴的物品之一,随着智能手表的发展,人们对手表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现有的手表通常都包括表头、表带及连接于表盘与表带的头粒,表头与头粒之间形成一摇耳结构。传统技术中的单壳耳手表的摇耳结构通常都过于模式化设计,其采用的是头粒上下翻动或者撇斜面倒角效果来限制头粒向上翻转,然而,该种摇耳结构易造成表壳和头粒相互碰撞碰花,从而对手表造成损坏,减少手表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凹凸米位摇耳结构的手表,以解决目前手表壳耳和头粒容易相互碰撞碰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凹凸米位摇耳结构的手表,其包括表身、两头粒及表带,两所述头粒分别装设于表身的两端,所述表带连接于两头粒的另一端;表身的两端各设有一壳耳,所述每组壳耳上设有一横向贯穿的固定孔,每组壳耳的两外侧面上各设有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呈扇形设置;所述头粒包括中间杆及设置于中间杆及两端连接端头,所述中间杆呈U型结构,两所述连接端头分别设置在中间杆的两侧,该连接端头上均设有相向延伸的连接孔,且两所述连接孔呈同轴设置;两所述连接端头的相对表面上各设有一凸块,所述凸块小于壳耳上限位槽的宽度;所述凸块卡设于所述限位槽内,且凸块可在限位槽内活动,由限位槽两侧槽面对其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头粒还包括生耳,该生耳同时穿设于壳耳的固定孔及头粒的连接孔内,所述头粒可绕生耳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头粒上还设置有一装饰部,所述装饰部设置于头粒的中间杆上。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壳耳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凸出部,所述限位槽设置于该凸出部的外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呈扇形设置,且限位槽的扇形角度比凸块的扇形角度要大30~90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凹凸米位摇耳结构的手表通过设置表身、与表身两端相连的头粒,所述头粒另一端分别与表身两端相连且受一定角度的限制,防止头粒过大角度的摆动,从而避免了表壳耳面和头粒之间相互摩擦,出现碰花现象,有效的提高了手表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凹凸米位摇耳结构的手表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手表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手表的表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手表的头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雷诺表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雷诺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1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动开门功能的智能感应手环
- 下一篇:一种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