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粉器及除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84814.5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0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田伟;高天宝;李学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7/00 | 分类号: | B07B7/00;B07B11/06;B07B11/00;B29B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26604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粉腔 除粉器 隔板 出料口 出气口 流化板 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 上腔体 下腔体 内壁 连通 靠近进料口 顶部设置 隔板安装 塑料颗粒 进料口 分隔 拉丝 去除 通孔 围设 粉尘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粉器及除粉系统。除粉器包括:外壳,外壳围设形成除粉腔,外壳的第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外壳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出气口和出料口,出气口位于出料口的上方,外壳的第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隔板,隔板安装在除粉腔内壁上,隔板将除粉腔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出料口与下腔体连通,出气口与上腔体连通,隔板的靠近进料口的一端与除粉腔的内壁之间具有排粉间隙;流化板,流化板安装在除粉腔的底部并位于进气口的上方,流化板上设置有通孔。本实用新型的除粉器可以从大量的塑料颗粒中有效的将粉尘及拉丝分离并去除,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粉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粉器及除粉系统。
背景技术
塑料颗粒一般用于注塑或吹塑制作塑料制品。在塑料颗粒生产及气力输送过程中,因为粒子与设备、粒子与粒子之间的摩擦及碰撞,会有粉尘及拉丝产生,产生的粉尘及拉丝,与塑料颗粒的熔融温度不同,在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常造成瑕疵,如颜色差异、气泡等,影响产品品质。所以,在塑料颗粒生产过程中,在包装出售前,需要将塑料颗粒中的粉尘及拉丝去除。
现在一般使用淘析器去除塑料颗粒中的粉尘及拉丝。淘析器一般放在包装料仓仓顶或单独放置,占用空间大,除粉效率较低。因为除粉是在包装料仓前,所以在包装仓内产生的粉尘无法去除,经常会有料仓中大量的粉尘进入包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粉器及除粉系统,除粉效率高、便于单独放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除粉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围设形成除粉腔,所述外壳的第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外壳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出气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上方,所述外壳的第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隔板,所述隔板安装在所述除粉腔内壁上,所述隔板将所述除粉腔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出料口与所述下腔体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上腔体连通,所述隔板的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与所述除粉腔的内壁之间具有排粉间隙;流化板,所述流化板安装在所述除粉腔的底部并位于所述进气口的上方,所述流化板上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除粉腔的内部设置有进料导板,所述进料导板从所述进料口处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围设形成进料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位于所述进料通道底部的侧壁段为朝向所述流化板倾斜的斜壁段。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气流调节板,所述气流调节板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隔板上以调节所述排粉间隙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空气室,所述空气室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流化板位于所述空气室的顶部,所述空气室内设置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从所述流化板的底部延伸至所述进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通道内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进料通道的下料开口大小的调节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挡板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进料通道的侧壁上,所述调节挡板的第二端与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挡板沿所述调节挡板的第一端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为丝杆。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长条孔,所述第一长条孔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导向块,所述第一斜导向块朝向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侧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包括第二长条孔,所述第二长条孔较所述第一长条孔远离所述进料口,所述第二长条孔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导向块,所述第二斜导向块朝向远离所述出料口的一侧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还包括圆孔,所述圆孔竖直或者倾斜设置在所述流化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流化板水平设置或者朝向所述出料口的方向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48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