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空测绘用防碰撞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85192.8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9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青山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F16F15/04;B64D47/08;B64C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装置 缓冲套管 防碰撞 固定盒 测绘 外壳内部 连接杆 螺旋桨 航空 减震 红外线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 缓冲外套 金属桨叶 内部固定 数据损毁 正面固定 复合材料 钢丝网 航空用 支撑柱 轻便 内盒 绘图 橡皮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航空测绘用防碰撞摄像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红外线感应器,所述固定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外壳内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外壳内部的内盒。该航空测绘用防碰撞摄像装置,通过设置螺旋桨可为材质较轻的金属桨叶或复合材料,可以使螺旋桨在工作的时候更轻便,通过设置支撑柱上有缓冲套管,可以通过缓冲套管减少对内盒的冲击,通过设置缓冲套管的外部有钢丝网和橡皮外套,可以辅助缓冲外套进行减震,从而有效的解决了航空用的绘图摄像装置在空中很容易发生碰撞,碰撞之后就会导致数据损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航空测绘用防碰撞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摄像机,防水数码摄像机,摄像机种类繁多,其工作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把光学图像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存储或者传输,当我们拍摄一个物体时,此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例如摄像管的靶面)上,再通过摄像器件把光转变为电能,即得到了“视频信号”,光电信号很微弱,需通过预放电路进行放大,再经过各种电路进行处理和调整,最后得到的标准信号可以送到录像机等记录媒介上记录下来,或通过传播系统传播或送到监视器上显示出来。
摄像器件是完成图像分解和光电信号转换的器件,图像分解是把一幅完整图像分解成若干独立的像素(构成电视图像画面的最小单元)的过程,一般说,像素的数目愈多,图像愈清晰,每个像素只用单一的颜色和亮度表示,摄像器件能把图像中各像素的光信号转变成相应的电信号,再按一定的顺序传送到输出端,摄像器件分摄像管和固体(半导体)摄像器件两大类,但是航空用的绘图摄像装置在空中很容易发生碰撞,碰撞之后就会导致数据损毁,故而提出一种航空测绘用防碰撞摄像装置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空测绘用防碰撞摄像装置,具备减震和防碰撞的优点,解决了航空用的绘图摄像装置在空中很容易发生碰撞,碰撞之后就会导致数据损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减震和防碰撞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空测绘用防碰撞摄像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红外线感应器,所述固定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外壳内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外壳内部的内盒,所述内盒的内顶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且位于内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环,所述内环的外部活动安装有位于内盒内部的外环,所述外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内盒内部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至保护壳底部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内盒内部的摄像孔,所述内盒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部活动安装有缓冲套管,所述缓冲套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橡皮外套,所述内盒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远离内盒的一端安装有与外壳内壁固定的防滑垫,所述固定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左侧和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螺旋桨。
优选的,所述螺旋桨可为材质较轻的金属桨叶或复合材料。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防滑垫和减震弹簧对应的固定槽。
优选的,所述延伸杆的外侧套设有防氧化套,防氧化套的外表面镀有锌层。
优选的,所述固定盒的前表面开设有与红外线感应器相匹配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槽内底壁安装有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外壳可为钢或铜制,且外壳的外部镀有防锈层。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空测绘用防碰撞摄像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青山,未经王青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51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