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填土路堤锚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85491.1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9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孟;吴强;吴越;李勇;罗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石 混凝土 路堤 锚索 本实用新型 填土路堤 锚固孔 锚式 地形限制 对称设置 对向设置 路堤边坡 路面开裂 受力方式 重力平衡 传统的 滑动力 沉降 培土 固结 锚头 预制 贯通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填土路堤锚式结构,包括若干个混凝土条石;将若干个混凝土条石相互对称设置在路堤的两侧,在混凝土条石上预制有锚固孔;所述混凝土条石之间通过锚索贯通锚固孔连接,在锚索的两端设有锚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路堤两侧对向设置锚索,采用对锚的方式,通过自身重力平衡路堤坡的滑动力,保证路堤边坡的稳定,其受力方式明确,处理效果可靠,不受地形限制,较传统的培土加固而言,处理后不至于造成路堤土进一步固结沉降造成路面开裂,处理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填土路堤锚式结构,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适用路堤边坡设计以及路堤边坡破坏后的治理。
背景技术
路堤是指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是交通运输工程道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道路横断面形式。目前路堤两侧放坡主要是采用天然放坡,路堤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常会由于发生路堤两侧边坡垮塌,进而造成路面破坏。目前技术一般采用培土加厚的方式加固,如图3所示,但是这种加固方式下,新填土盖在老填土上,会使老填土进一步固结沉降,造成路面开裂,甚至在某些侧边为深沟、水体等地形受限位置以及料源缺乏位置,培土加厚的方案没法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填土路堤锚式结构,该填土路堤锚式结构采用对锚的方式,在路堤两侧对向设置锚索,通过自身重力平衡路堤坡的滑动力,保证路堤边坡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填土路堤锚式结构,包括若干个混凝土条石;将若干个混凝土条石相互对称设置在路堤的两侧,在混凝土条石上预制有锚固孔;所述相互对称设置的混凝土条石之间通过锚索贯通锚固孔连接,在锚索的两端设有锚头。
所述混凝土条石和锚索形成H型结构。
所述混凝土条石、锚头、锚索形成锚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对锚的方式,在路堤两侧对向设置锚索,通过自身重力平衡路堤坡的滑动力,保证路堤边坡的稳定,其受力方式明确,处理效果可靠,不受地形限制,处理后不至于造成路堤及边坡滑裂面固结,避免路面开裂,处理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培土加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地面,2-路面,3-路堤,4-边坡滑裂面,5-混凝土条石,6-锚头,7-锚索,8-培土加厚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填土路堤锚式结构,包括若干个混凝土条石5;将若干个混凝土条石5相互对称设置在路堤3的两侧,在混凝土条石5上预制有锚固孔;所述相互对称设置的混凝土条石5之间通过锚索7贯通锚固孔连接,在锚索7的两端设有锚头6,锚索7通过锚头6将混凝土条石5固定在路堤3的两侧。
所述混凝土条石5和锚索7形成H型结构;更好的保证路堤边坡的稳定。
所述条石5位于路堤3的边坡滑裂面4表面;平衡路堤坡的滑动力。
所述混凝土条石5、锚头6、锚索7形成对锚式结构。
所述路堤3上均匀设有若干个锚式结构,每个锚式结构的长度从上到下依次递增。
综上所述,路堤3位于原地面1上,采用对锚的方式,在路堤两侧对向设置锚索,通过自身重力平衡路堤坡的滑动力,保证路堤边坡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54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十字路口无障碍通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承插式预制混凝土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