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赶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86310.7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2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刁建忠;廖小建;周昊;钟克科;铁朝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刁建忠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G01N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32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净化装置 真空泵 汇流装置 加热 赶酸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多重净化 集成设计 净化装置 抽真空 倒锥形 汇流板 密封头 排出 截留 废弃 消化 排放 污染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赶酸装置,包括加热汇流装置、冷凝净化装置和真空泵,加热汇流装置与冷凝净化装置连通,冷凝净化装置与真空泵连通,真空泵将冷凝净化装置抽真空,迫使酸气从加热汇流装置流经冷凝净化装置后经过真空泵排出;采用特殊的倒锥形密封装置与汇流板集成设计,实现了同种密封头适用于各种规格的消化管,在冷凝净化装置部分增加了多种净化装置,通过多重净化流程,彻底将废弃截留,保证了从真空泵排放的气体对空气没有任何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析化学领域,特别是应用于无机元素分析预处理的一种真空赶酸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机元素分析中,常规要使用具有强氧化性的酸性溶液(包括浓硝酸,氢氟酸,双氧水,高锰酸钾等)对样品消化分解,使样品中的无机元素变为离子态溶于液体中。待样品消化分解后,需要将80%-90%的酸液蒸发,以达到可以上分析仪器测试的要求,将酸液蒸发而得到待分析样品的过程称之为赶酸。
真空赶酸系统作为赶酸技术的一种,由于其赶酸效率高,蒸发出来的酸气具有净化处理功能,越来越收实验室人员的认可。真空赶酸一般包含加热组件,酸气汇流组件,酸气收集净化组件和真空泵组件四部分组成。样品消化分解完成后,把消化管置于加热组件中进行加热,酸液由于加热变成酸气,由终端的真空泵产生的负压,使酸气流经收集净化组件中,从而被完全净化。
目前的真空赶酸系统一般都是使用每个带螺纹的密封头密封一个消化管,再利用一个装置把每个消解管的气路汇集到一个总气路上;总气路再通过碱液酸气净化瓶;最后连接到真空泵,被碱液净化后的气体通过真空泵被排放。
传统结构的真空赶酸系统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 在做化学分析的过程中,由于无机元素的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规格的消化管,消化管尺寸规格不同,其连接口的螺纹尺寸不同,此时操作者根据不同消化管的规格来定制配合使用的密封头,所以很多化工企业都多会准备很多种规格的密封头;每次确定好化学分析所需要的消化管规格后,首选就必须找配合消化管使用的密封头,并安装到消化管上,一旦用于无机元素分析的消化管规格需要更换时,那同时还必须再次配对寻找合适的密封头,流程很繁琐,费时费力;
2. 传统结构的真空赶酸系统开始赶酸时,操作者要把每个带螺纹的密封头旋到消化管上,在赶酸过程中每次要观察赶酸过程中溶液的余量时,就需要把密封头旋开,这样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3. 传统结构的真空赶酸系统的每个密封头最终都需要通过分支管路接入赶酸主管路,当进行多样品赶酸时,由于样品数量不够,其所使用的消化管无法使用全部密封头时,或者不同样品的赶酸进度不同,先完成赶酸工艺流程的消化管将被拿走,此时被拿走的消化管位置处就会空出一个密封头,为了保证整个管路内部的真空度就需要想办法将空闲的密封头堵上,通常会利用空的消化管来补充上,整个过程非常不方便;
4. 传统结构的真空赶酸系统的每个密封头与赶酸主管路连接一般都采用的耐腐蚀特氟龙管,此管比较硬,且当气体管路比较多,纷乱缠绕,非常不便整理;
5. 传统结构的真空赶酸系统中的酸气净化组件一般都只使用碱液中和净化,净化功能很快会失效,净化液更换频率比较高,且净化废液更换需要操作人员手工去更换,非常不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赶酸装置,实现了密封头的通用性和易封堵等特性,且在真空赶酸系统中的冷凝净化装置中增加了易更换净化液的多重净化环节,提高了净化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刁建忠,未经刁建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6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