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横梁预制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89754.6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1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生睿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22 | 分类号: | B28B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侧板 预制件 连接杆 模具 增压装置 短侧板 横梁 底板 卡接块 连接槽 支撑架 浇筑 匹配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浇筑混凝土 两端设置 模具领域 模具使用 拼接点 抵接 接槽 空腔 漏浆 相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件模具领域,公开了一种横梁预制件模具,解决了实际运用中在模具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在预制件模具拼接点之间会存在缝隙,可能会导致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漏浆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横梁预制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两块长侧板以及两块短侧板,底板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连接槽,长侧板上设置有与连接槽相匹配的连接块,长侧板两端设置有卡接块,短侧板上设置有与卡接块相匹配的卡接槽,长侧板与短侧板围绕而成的空腔设置为浇筑池;长侧板远离浇筑池一侧设置有多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之间穿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下方设置有增压装置,增压装置一侧与连接杆相抵接,增压装置远离连接杆一侧与长侧板抵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件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横梁预制件模具。
背景技术
混凝土预制件是指在工厂中通过标准化、机械化方式加工生产的混凝土制品,相对于传统预制件模具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现有技术中,为了加快预制件模具的搭建和脱模,预制件模具大多采用多块拼接的方式,同时模具可以多次使用,具有生产效率高和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但是在模具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在预制件模具拼接点之间会存在缝隙,可能会导致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漏浆,进而影响预制件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实际运用中实际运用中在模具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在预制件模具拼接点之间会存在缝隙,可能会导致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漏浆,进而影响预制件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顶梁预制件模具,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横梁预制件模具,包括底板、两块长侧板以及两块短侧板,所述底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连接槽,所述长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槽相匹配的连接块,所述长侧板两端设置有卡接块,所述短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块相匹配的卡接槽,所述长侧板与短侧板围绕而成的空腔设置为浇筑池;
所述长侧板远离浇筑池一侧设置有多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方设置有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一侧与所述连接杆相抵接,所述增压装置远离连接杆一侧与所述长侧板抵接。
通过上述设置,连接块和连接槽、卡接块和卡接槽将预制件模具之间的间隙由平整间隙调整为曲折间隙,增加了混凝土通过的难度,通过增压装置,增加了长侧板与底板之间的压力以减小拼接处的缝隙,尽可能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产生漏浆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装置包括底座和滑动块,所述底座设置于长侧板上表面,所述滑动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滑动块上表面倾斜设置且与连接杆相抵接。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滑动块上表面倾斜设置,操作人员通过推动滑动块增加连接杆对滑动块的压力,滑动块所受压力传递到长侧板上,进而减小长侧板与底板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块设置于滑动槽内,所述滑动块与滑动槽的两侧壁相抵。
通过上述设置,滑动槽限制滑动块的侧向移动,防止滑动块发生侧移导致滑动块与长侧板之间压力变小。
进一步的,所述长侧板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固定槽,所述底座两端设置有凸缘板,所述凸缘板内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穿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固定孔一端插接于固定槽内。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滑动块上表面倾斜设置,所以底座不光会受到滑动块向下的压力还会受到滑动块侧向的摩擦力,固定杆能防止底座因摩擦力而滑移。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块较高的侧面与滑动槽之间设置有弹簧,当滑动块与连接杆抵接时,所述弹簧处于压紧状态。
通过上述设置,弹簧能够抵消连接杆与滑动块之间的水平向摩擦力,防止因滑动块移动而导致的压力减小。
进一步的,连接块在其宽度方向上的截面设置为下长上短的梯形,所述长侧板从底板一侧沿连接槽插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生睿住宅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生睿住宅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97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