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兼容镇流器及交流电驱动的LED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0970.2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6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军;诸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灿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陈万江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镇流器 线性驱动器 光耦开关 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 恒流驱动器 交流电驱动 兼容 输入端 交流电 驱动器 输入端连接 驱动 控制光耦 驱动电路 设置选择 接地 电源端 开关端 通高频 阻低频 接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容镇流器及交流电驱动的LED灯管,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的驱动电路;所述输入端L与输入端N分别通过选择电容C4、选择电容C5后与线性驱动器U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线性驱动器U2的输出端与输出端LED+连接;所述光耦开关U3的控制端的两端分别接线性驱动器U2的输出端以及接地;所述光耦开关U3的开关端接恒流驱动器U1的电源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选择电容C4、选择电容C5以及光耦开关U3,利用电容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从而控制光耦开关U3工作,以选择恒流驱动器U1驱动或者线性驱动器U2驱动,从而兼容镇流器以及交流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容镇流器及交流电驱动的LED灯管。
背景技术
LED具有省电节能和寿命长的特点,越来越多人使用LED灯管来直接替换荧光灯管,而LED的启动通常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把镇流器输出的电压经线性驱动器后启动LED;
第二种方式是采用恒流驱动器,直接将与市电连接,市电通过恒流驱动器后驱动LED;
因此,现在市面上的日光灯座中,情况非常复杂,有适用镇流器灯座,也有采用直接与市电连接的灯座。消费者很难弄清楚自己家里的灯座到底是哪一种,贸然买回LED就会产生点不亮或者损坏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兼容镇流器及交流电驱动的LED灯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兼容镇流器及交流电驱动的LED灯管,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输入端L、输入端N、输出端LED+、输出端LED-、恒流驱动器U1、线性驱动器U2、选择电容C4、选择电容C5、以及光耦开关U3;所述输出端LED-接地;
所述输入端L与输入端N均与恒流驱动器U1的电源端连接;所述输出端LED+与恒流驱动器U1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输入端L与输入端N分别通过选择电容C4、选择电容C5后与线性驱动器U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线性驱动器U2的输出端与输出端LED+连接;所述光耦开关U3的控制端的两端分别接线性驱动器U2的输出端以及接地;所述光耦开关U3的开关端接恒流驱动器U1的电源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线性驱动器U2包括第一桥式整流模块、电容C10、电阻R10以及二极管D25;所述输入端L与输入端N分别通过选择电容C4、选择电容C5后与第一桥式整流模块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桥式整流模块的两个输出端之间设有由电容C10、电阻R10组成的RC滤波模块;所述电容C10与电阻R10之间设有二极管D25;所述第一桥式整流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光耦开关U3、输出端LED+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光耦开关U3控制端的一端通过电容C7与光耦开关U3控制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耦开关U3控制端的一端通过电阻R12接地;所述光耦开关U3控制端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3接地;所述光耦开关U3开关端的一端通过电阻R14与恒流驱动器U1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光耦开关U3开关端的一端通过电容E1与光耦开关U3开关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耦开关U3开关端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二桥式整流模块;所述输入端L与输入端N分别与第二桥式整流模块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桥式整流模块的两个输出端通过电容C2连接;所述第二桥式整流模块的一个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二桥式整流模块的另一个输出端接恒流驱动器U1的电源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恒流驱动器U1为芯片SM7352PC;所述恒流驱动器U1的DRAIN端与恒流驱动器U1的电源端之间依次设有电阻R2、R1;所述恒流驱动器U1的COMP端与恒流驱动器U1的接地端之间设有电容C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灿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灿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09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