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子线圈的压弧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1757.3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0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彬;汪诗礼;赵云峰;郑修文;严杰;李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H02K1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25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弧槽 上模 压弧模具 转子线圈 弧线圈 凸弧板 下模 压机 压头 本实用新型 机械操作 加工效率 开口向上 下模固定 向下运动 压机底座 仿形 适配 弯弧 下段 成型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子线圈的压弧模具,压弧的精度高、效率高,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凹弧槽,凹弧槽为槽底中部低、两端高的弧形且其弧度与待压弧线圈的弧度一致,上模的下段为与凹弧槽相适配的凸弧板。采用仿形设计,通过转子线圈所需要弯弧的形状来设计压弧模具的形状,使用时,上模与压机的压头相连、下模固定在压机底座上,待压弧线圈置于凹弧槽内,压机的压头带动上模向下运动,凹弧槽与凸弧板将压弧线圈压弧成型,实现由手工操作转变为机械操作,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子线圈的压弧模具。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转子嵌线质量和降低转子线圈在嵌线过程中的嵌线难度,在嵌线前即对转子进行弯型处理,处理后的线圈有直线部分、并头部分和弧线部分,直线部分和并头部分由弧线部分连接。其中弧线部分的弯型一般加工时会配上专用模具由人力敲击成型,在敲击过程中,由于是人工敲击,导致转子线圈的形状和大小难以保证一致性,而且长期敲击模具会造成模具变形,线圈的尺寸误差也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线圈无法满足图纸要求,甚至直接报废,严重影响电机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子线圈的压弧模具,压弧的精度高、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子线圈的压弧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凹弧槽,凹弧槽为槽底中部低、两端高的弧形且其弧度与待压弧线圈的弧度一致,上模的下段为与凹弧槽相适配的凸弧板。
上述方案中,采用仿形设计,通过转子线圈所需要弯弧的形状来设计压弧模具的形状,使用时,上模与压机的压头相连、下模固定在压机底座上,待压弧线圈置于凹弧槽内,压机的压头带动上模向下运动,凹弧槽与凸弧板将压弧线圈压弧成型,实现由手工操作转变为机械操作,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前视图;
图3为刀头的主视图;
图4为后夹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转子线圈的压弧模具,包括上模10和下模20,下模20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凹弧槽21,凹弧槽21为槽底中部低、两端高的弧形且其弧度与待压弧线圈的弧度一致,上模10的下段为与凹弧槽21相适配的凸弧板11。采用仿形设计,通过转子线圈所需要弯弧的形状来设计压弧模具的形状,使用时,上模10与压机的压头相连、下模20固定在压机底座上,待压弧线圈置于凹弧槽21内,压机的压头带动上模10向下运动,凹弧槽21与凸弧板11将压弧线圈压弧成型,实现由手工操作转变为机械操作,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下模20包括前、后夹板22、23,前、后夹板22、23中间夹置有刀头24,前、后夹板22、23和刀头24的下端面平齐设置,刀头24的上端面为凹弧形,刀头24的上端面与前、后夹板22、23的内板面之间构成凹弧槽21。
为了防止压制出来的弧形线圈出现翘曲的现象,刀头24的上端面的中间段为凹弧段、靠近两端的部分为平直段,凸弧板11的下端面的中间段为凸弧段、靠近两端的部分为平直段。
进一步的,刀头24的凹弧段的长度等于待压弧线圈伸出转子铁芯嵌槽弧形段的长度。
为了方便前、后夹板22、23与刀头24的安装与拆卸,前、后夹板22、23与刀头24上均设置有通孔a,螺栓依次穿过前夹板22、刀头24和后夹板23上的通孔a后与螺母相连,前、后夹板22、23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与压机相连的连接耳221、231,连接耳221、231上设置有孔芯为上下方向的安装孔b。对于不同规格型号的线圈,只需要更换不同长度的刀头24即可,其它零部件都可以重复使用。
进一步的,凸弧板11的厚度与凹弧槽21的槽宽吻合,凸弧板11的上部设置有与前、后夹板22、23上端端面抵靠的限位部12,限位部12与凸弧板11的结合处构成限位台阶,限位部12的上端通过支座板13与压机相连。限位部12的限位台阶与前、后夹板22、23上端端面抵靠,限制上模10继续向下运动,防止将待压弧线圈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17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边多折弯同步成型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凹孔钢片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