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电动窗帘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2287.2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9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闫江涛;陈德成;乐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唯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H23/00 | 分类号: | A47H23/00;A47H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3 | 代理人: | 傅俊朝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帘 固定装置 滑动装置 窗帘本体 电动窗帘 控制装置 开合 连接固定装置 移动终端控制 自动控制窗帘 自动模式控制 本实用新型 距离传感器 智能 白天模式 窗帘开启 睡眠模式 移动终端 上端 变暗 外端 下端 黑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动窗帘,包括窗帘本体,以及固定装置、滑动装置控制装置,滑动装置上端连接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两端设有距离传感器,滑动装置下端连接窗帘本体,控制装置设置在固定装置的外端;通过光线的感应自动控制窗帘的开合,当光线变暗进入黑夜时,窗帘也随之进入睡眠模式,自动将窗帘合上,当光线变亮时,窗帘进入白天模式,自动将窗帘开启,同时,除了自动模式控制窗帘还有通过移动终端控制,通过软件在移动终端上调节窗帘的不同开合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动窗帘。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逐渐的发展,建筑物的结构也在随之进步,人们居住的房子,采光面积增大,窗户的面积增多,人们对窗帘的需求越来越多,比如:现在的上班族,工作的压力,周末需要睡一个安稳的觉,但很多时候睡前忘记关窗帘,导致早上被太阳光照射醒,起床手动关窗帘,影响了睡眠;现在房子的户型各不相同,有的复式安装窗帘会需要比普通窗帘长度长几倍,使用手动开关窗户时候特别的不方便;同时年迈的老人在家中独处的时候,需要晒太阳或者关窗帘的时候,用传统的手动方式会很疲惫,不方便。
因此,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智能家具,包括电动窗帘,可以通过一种方便的方式控制窗帘的开关,开关单一,控制形式很固定,不灵活,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环境不一样,采光度也不同,对于窗帘的开关以及开合程度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需要研发出一种智能电动窗帘,可以根据环境的光线感应自动关合窗帘,也可以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调节出不同开合度的窗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电动窗帘,包括窗帘本体,以及固定装置、滑动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滑动装置上端连接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两端设有距离传感器,所述滑动装置下端连接窗帘本体,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固定装置的外端;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装设在窗帘本体外端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有光敏开关电路、电机控制电路,所述光敏开关电路包括光敏电阻器和继电器,所述光敏电阻器的电阻值随光照条件变化,所述光敏开关电路控制继电器通断;所述电机控制电路设有电机、4个三极管,所述4个三极管组成桥电路,所述电机控制电路控制电机正反转。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托杆、轨道,所述托杆固定在墙上,所述轨道设置在托杆下端。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轮、挂钩、窗帘开合器,所述滑轮上端与轨道连接,所述滑轮上端在轨道内滑动,所述滑轮下端设有挂钩。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窗帘开合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窗帘开合器设置在轨道内且能够在电机的带动下在轨道内滑动,牵引窗帘开合。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移动终端发出的指令,任意控制窗帘的开合大小。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装置、滑动装置、控制装置对称设置在窗帘本体的左右两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光线的感应自动控制窗帘的开合,当光线变暗进入黑夜时,窗帘也随之进入睡眠模式,自动将窗帘合上,当光线变亮时,窗帘进入白天模式,自动将窗帘开启,同时,除了自动模式控制窗帘还有通过移动终端控制,通过软件在移动终端上调节窗帘的不同开合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电动窗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电动窗帘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装置;11.托杆;12.轨道;13.距离传感器;2.滑动装置;21.滑轮;22.挂钩;23.窗帘开合器;3.窗帘本体;4.控制装置; 41.电机;42.电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唯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唯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22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