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面屏贴合模具顶针及贴合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5087.2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8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廖日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日森 |
主分类号: | B29C65/50 | 分类号: | B29C65/50;B29C65/78;B29L3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面 贴合 模具 顶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曲面屏贴合模具顶针及贴合模具,顶针包括顶针轴和套管,顶针轴和套管固定安装在一起,套管部分直径大于顶针轴部分,套管底部为中空结构构成的弹簧槽贴合模具包括底座、胶垫块、盖板定位模具和顶针,底座底部开设有顶针定位孔,顶针定位孔根据需要开设有3个以上,每个顶针定位孔内安装有一个顶针,顶针的顶针轴伸出至底座上方,每个顶针的弹簧槽内设置有一个弹簧,胶垫块设置在底座顶部,盖板定位模具设置在胶垫块上方,盖板定位模具上对应于顶针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采用盲孔。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结构设计的顶针,可使其精准定位,保证贴合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液晶屏贴合模具,特别是一种曲面屏贴合模具顶针及贴合模具。
背景技术
曲面屏贴合模具,是一种针对手机曲面液晶屏与盖板定位模具之间的贴合(即粘为一体)。通常模具有底座、底座胶垫、底座胶垫定位模具、干胶定位模具、液晶屏定位模具、盖板定位模具组成。底座周边安装有八条顶针,其中四条长四条短,有两个以上的定位孔。干胶定位模具、液晶屏定位模具、盖板定位模具的左右两边各有一条以上的定位柱,与底座上的定位孔精密配合,起到对工件的精准定位作用。底座上面放胶垫,为了贴合效果稳定且精准,胶垫由定位模具定位。胶垫定位模具周边有多个顶针孔,胶垫放入模具中,模具顶针孔套入底座顶针中,顶针对模具起到定位作用,模具又对胶垫起到定位作用,人工用力往下压,把胶垫定位在底座上面。
采用上述贴合模具进行曲面屏贴合时,过程包括如下两个:
(1)干胶与盖板定位模具的贴合:干胶放进干胶定位专用模具中,模具中有硅胶条与干胶产生粘性,把干胶粘住,干胶定位专用模具周边有多个顶针孔,干胶在下,干胶定位专用模具在上,干胶定位专用模具顶针孔套入底座顶针中,同时,干胶定位专用模具定位柱套入底座定位孔中,起到定位的作用,人工用力往下压,让干胶大面积与底座上的胶垫接触,这样胶垫的粘性比模具中的硅胶条粘性强,让干胶粘在底座胶垫上,再把干胶定位模具拿掉,对干胶起到转移和定位的作用。把干胶朝上的一面保护膜撕掉,这时,干胶本身表面有了粘性。把盖板定位模具放进盖板定位模具定位专用模具中,盖板定位模具定位专用模具中也有硅胶条把盖板定位模具粘住,盖板定位模具定位专用模具周边也有多个顶针孔,盖板定位模具朝下,盖板定位模具定位专用模具在上,把模具孔套入底座顶针中,同时,模具定位柱套入底座定位孔中,起到定位的作用,因顶针的作用,盖板定位模具与干胶上下产生有一定的距离,这时,把底座、底座胶垫、胶垫定位模具、干胶、盖板定位模具和盖板定位模具同时放入贴合机中,进行先抽真空后贴合,经贴合,干胶与盖板定位模具粘成一体。
盖板定位模具与液晶屏贴合:液晶屏放进液晶屏定位专用模具中,液晶屏定位专用模具中有硅胶条与液晶屏产生粘性,把液晶屏粘住,液晶屏定位专用模具周边有多个顶针孔,液晶屏在下,液晶屏定位专用模具在上,模具顶针孔套入底座顶针中,同时,模具定位柱套入底座定位孔中,起到定位的作用,人工用力往下压,让液晶屏大面积与底座上的胶垫接触,这样胶垫的粘性比模具中的硅胶条粘性强,让液晶屏粘在底座胶垫上,再把液晶屏定位模具拿掉,对液晶屏起到转移和定位的作用。把与干胶贴合好的盖板定位模具放进盖板定位模具定位专用模具中,盖板定位模具定位专用模具中也有硅胶条把盖板定位模具粘住,把贴合在盖板定位模具上的干胶表面的保护膜撕掉,这时,干胶表面有了粘性,盖板定位模具定位专用模具周边也有多个顶针,盖板定位模具朝下,盖板定位模具定位专用模具在上,把模具孔套入底座顶针中,同时,模具定位柱套入底座定位孔中,起到定位的作用。因顶针的作用,盖板定位模具与液晶屏上下产生有一定的距离,这时,把底座、底座胶垫、胶垫定位模具、与干胶贴合好的盖板定位模具和盖板定位模具同时放入贴合机中,进行抽真空和贴合。经贴合,液晶屏、干胶和盖板定位模具粘成一体,贴合完成。
以上贴合全过程,不但模具数量多,而且工作繁锁,工作效率低,容易出错。而且,此种定位方式中的顶针及限位结构设计不够合理,造成贴合时定位不够精准。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日森,未经廖日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50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模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空气造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