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芯片植入覆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5521.7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3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区子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欧汇智能标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轴 支撑架 主动轴 吊牌 植入 输送带 旋转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 覆合 压合 芯片技术领域 芯片 生产效率 有效地 底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芯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芯片植入覆合装置,它包括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第二旋转驱动装置、第一主动轴、第二主动轴、输送带、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第五支撑架、底座、吊牌带和RFID标签带;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的带动,使得RFID标签带和吊牌带在输送带上被第一主动轴和第四传动轴压合,有效地连续压合,使得RFID芯片高效地植入吊牌里面,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芯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芯片植入覆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衣物上的吊牌都会隐藏植入RFID芯片,目的为了衣物的识别和防盗;可是在RFID芯片植入吊牌时,需要人工手拿放入植入设备,其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连续将RFID芯片植入吊牌的覆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芯片植入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第二旋转驱动装置、第一主动轴、第二主动轴、输送带、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第五支撑架、底座、吊牌带和RFID标签带;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和第五支撑架竖直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和第五支撑架的底部均通过螺栓连接设有底座,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通过螺栓连接设有第一主动轴,所述第一主动轴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设有第一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三支撑架顶部通过螺栓连接设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主动轴与第二传动轴通过输送带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架顶部通过螺栓连接设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五支撑架顶部通过螺栓连接设有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部通过螺栓连接设有第二主动轴且第二主动轴底部与输送带顶部接触,所述第二主动轴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设有第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支撑架中部通过螺栓连接设有第四传动轴且第四传动轴顶部与输送带的底部接触,所述RFID标签带通过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的转动连接在输送带顶部,所述吊牌带通过第一传动轴的转动连接在输送带顶部且位于RFID标签带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RFID标签带包括若干个等间距的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包括RFID芯片和薄膜,所述RFID芯片设置在RFID标签的中部且RFID芯片位于薄膜的内部,所述第二主动轴的中部设有环形缺口;其作用在于:当第二旋转驱动装置带动第二主动轴转动时,第二主动轴把RFIFD标签和吊牌压合且不会压到RFID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RFID标签带的一端连接有RFID标签盒,所述吊牌带的一端连接有吊牌盒,所述RFID标签盒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吊牌盒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与第二支架的底部均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其作用在于:通过RFID标签盒和吊牌盒不断地输出RFID标签带环和吊牌带,使RFID标签带和吊牌带在输送带上可以高效地压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1)RFID标签带和吊牌带先通过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连接在输送带顶部且RFID标签带和吊牌带与输送带不黏连;
2)启动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第一主动轴会通过输送带带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和第四传动轴的转动,启动第二旋转驱动装置,第二主动轴在输送带顶部旋转;
3)RFID标签带和吊牌带通过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的带动,在输送带上被第一主动轴和第四传动轴压合,其中,第一主动轴的中部设有环形缺口,所以在压合时避免了压到RFID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的带动,使得RFID标签带和吊牌带在输送带上被第一主动轴和第四传动轴压合,有效地连续压合,使得RFID芯片高效地植入吊牌里面,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欧汇智能标签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欧汇智能标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55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