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尘式电感线圈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6297.3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7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黄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松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2 | 分类号: | H01F27/02;H01F2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线圈 壳体 外保护壳 保护壳 防尘式 连接套杆 左右两侧 插入杆 绝缘环 上表面 环槽 转杆 电感 本实用新型 防尘性能 内部设置 双层结构 双层壳体 小型电感 干燥网 侧壁 滚珠 内壁 焊接 镶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尘式电感线圈壳体,包括外保护壳和内保护壳,所述外保护壳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有干燥网层,且外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开设有环槽,且环槽的侧壁镶嵌有滚珠,所述基座的上方安装有第一绝缘环,且第一绝缘环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套杆,所述连接套杆的上方设置有调节转杆,且调节转杆的中间下方焊接有插入杆,所述内保护壳的上表面固定有凹槽,且内保护壳位于插入杆的下方。该防尘式电感线圈壳体采用双层结构,在一层电感线圈的基础上加设了一个小型电感线圈,使同一个电感线圈壳体可以产生两种不同的电感,方便调整线路,双层壳体的设置也使装置本身具有良好的防尘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线圈壳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尘式电感线圈壳体。
背景技术
电感线圈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器件,当有电流流过一根导线时,就会在这根导线的周围产生一定的电磁场,而这个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又会对处在这个电磁场范围内的导线发生感应作用,对产生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发生的作用,叫做“自感”,即导线自己产生的变化电流产生变化磁场,这个磁场又进一步影响了导线中的电流,电感线圈在电路以及电路元件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属于常见的一类电学器件。
然而现代的电感线圈多裸露在外,导致线圈外围容易粘附灰尘,影响线圈的正常使用以及其自身的使用效果,同时电感线圈多为单体结构,结构单一单调,线圈在实际使用中受自身结构的条件限制,多重应用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尘式电感线圈壳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式电感线圈壳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代的电感线圈多裸露在外,导致线圈外围容易粘附灰尘,影响线圈的正常使用以及其自身的使用效果,同时电感线圈多为单体结构,结构单一单调,线圈在实际使用中受自身结构的条件限制,多重应用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尘式电感线圈壳体,包括外保护壳和内保护壳,所述外保护壳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有干燥网层,且外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开设有环槽,且环槽的侧壁镶嵌有滚珠,所述基座的上方安装有第一绝缘环,且第一绝缘环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套杆,所述连接套杆的上方设置有调节转杆,且调节转杆的中间下方焊接有插入杆,所述插入杆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内保护壳的上表面固定有凹槽,且内保护壳位于插入杆的下方,所述内保护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绝缘环,且第二绝缘环和第一绝缘环的外壁面均缠绕有铜丝,所述外保护壳的底面左右两侧均粘接有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底部与外保护壳的内部底面之间相互配合,且环槽在基座的内部截面呈“T”字形结构,并且第一绝缘环与环槽之间尺寸相吻合,同时滚珠沿环槽的两侧壁均呈环状均匀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杆之间关于第一绝缘环的对称中心线对称,且调节转杆通过连接套杆与第一绝缘环的上表面平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保护壳和内保护壳的开口处角度均为30°,且内保护壳与基座之间尺寸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部结构尺寸与插入杆的底端外部结构尺寸之间相互配合,且调节转杆和插入杆通过支撑弹簧与内保护壳构成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环的对称中心线与第二绝缘环的对称中心线重合,且第二绝缘环与基座的上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松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松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62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变压器的安全保护装置
- 下一篇:互感器防尘防水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