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口鼻防遮挡呼吸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6628.3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1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刚;廖力;苏华;刘小平;欧玉兰;王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 代理人: | 杨代祯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条 呼吸筒 伞形盖 口鼻 呼吸面罩 内支撑架 连接环 轴向 遮挡 本实用新型 呼吸空间 结构保证 铆钉固定 通气性能 整体骨架 交接处 内腔中 铆钉 上端 面颊 固接 伞形 条轴 下端 柱形 串联 错位 伸出 呼吸 | ||
口鼻防遮挡呼吸面罩,包括伞形盖、呼吸筒及内支撑架;伞形盖包括铆钉和多条弧形骨条;多条弧形骨条相互错位叠成伞形并在交接处通过铆钉固定为一体;呼吸筒呈柱形,其包括轴向骨条和连接环,多条轴向骨条通过连接环串联并固接为一个整体;内支撑架下端位于呼吸筒内腔中并与轴向骨条连接,上端从呼吸筒中伸出与伞形盖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放置在病人的面颊处,将病人的口鼻纳入其内腔中,其整体骨架式的结构保证了其优良的通气性能,盖上白被单后病人仍有足够的呼吸空间,解决了目前手术时病人被白被单盖住面部后呼吸不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特别是一种口鼻防遮挡呼吸面罩。
背景技术
医生手术时通常会用白被单盖住病人全身,仅在手术区域剪出开孔。对于年纪较大的病人来说,被盖住面部口鼻容易引起呼吸不畅及憋气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口鼻防遮挡呼吸面罩,它放置在病人的面颊处,将病人的口鼻纳入其内腔中,其整体骨架式的结构保证了其优良的通气性能,盖上白被单后病人仍有足够的呼吸空间,解决了目前手术时病人被白被单盖住面部后呼吸不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口鼻防遮挡呼吸面罩,包括伞形盖、呼吸筒及内支撑架;伞形盖包括铆钉和多条弧形骨条;多条弧形骨条相互错位叠成伞形并在交接处通过铆钉固定为一体;呼吸筒呈柱形,其包括轴向骨条和连接环,多条轴向骨条通过连接环串联并固接为一个整体;内支撑架下端位于呼吸筒内腔中并与轴向骨条连接,上端从呼吸筒中伸出与伞形盖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伞形盖还包括连接在弧形骨条下端的保护环;保护环上设有供弧形骨条下端插入的插孔,保护环通过插孔与每跟弧形骨条的下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内支撑架包括中心杆、上辐条和下辐条;多条下辐条呈辐射状环绕中心杆分布,下辐条的一端固接在中心杆侧壁下端,另一端与轴向骨条固接;多条上辐条呈辐射状环绕中心杆分布,上辐条的一端固接在中心杆侧壁上端,另一端与弧形骨条固接。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呼吸筒下端的面部接触罩,面部接触罩上端设有敞口,敞口与呼吸筒内腔连通,面部接触罩的下端面与人体面颊部轮廓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面部接触罩与呼吸筒胶接固定或绑扎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使用时放置在病人的面颊处,将病人的口鼻纳入其内腔中,其整体骨架式的结构保证了其优良的通气性能,盖上白被单后病人仍有足够的呼吸空间,解决了目前手术时病人被白被单盖住面部后呼吸不畅的问题。
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说明:图2中面部接触罩省略未绘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口鼻防遮挡呼吸面罩,包括伞形盖、呼吸筒、内支撑架及面部接触罩4。
伞形盖包括铆钉11和弧形骨条12,三条弧形骨条12相互错位叠成伞形并在交接处通过铆钉11固定为一体。
呼吸筒呈柱形,其包括轴向骨条21和连接环22,六条轴向骨条21通过两个连接环22串联并固接为一个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66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闭式呼吸面罩
- 下一篇:一种麻醉给药呼吸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