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挥发性有机物原位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6717.8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8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郑继虎;崔晨;刘雪峰;刘伟;张鹏;徐树杰;陈平;朱向雷;杜志彬;王雷;任家宝;童丽萍;朱振宇;张江璐;张骁;李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卡达克数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34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蒋宏洋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瓶 吸附过滤装置 进气口 连通 挥发性有机物 原位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汽车内饰 出气口 检测仪 气泵 侧壁 清零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挥发性有机物原位检测装置,包括气泵、吸附过滤装置、采样瓶、VOC检测仪,所述采样瓶的侧壁和顶部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气泵与吸附过滤装置一端连通,所述吸附过滤装置另一端与采样瓶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出气口与VOC检测仪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实现仪器快速清零,采样瓶与样品间无需密封,操作简便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挥发性有机物原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材料、零部件、总成件等所散发出的挥发性有机物(VOC)会导致汽车内产生异味,专利CN201610815615.9公开了一种可在汽车内部进行原位检测的装置,但该种装置需要采样瓶与样品压紧从而呈密封状态,这对样品会造成一定损伤,且该种VOC原位检测装置在进行检测后,仪器内部往往会有VOC残留,导致检测仪器不能快速回零,对下一次检测造成影响,另外车间内的气体污染物也会对仪器造成很大干扰,进而影响检测结果,不利于连续进行多次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内饰挥发性有机物原位检测装置,以实现仪器快速清零,采样瓶与样品间无需密封,操作简便,准确高效地进行检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内饰挥发性有机物原位检测装置,包括气泵、吸附过滤装置、采样瓶、VOC检测仪,所述采样瓶的侧壁和顶部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气泵与吸附过滤装置一端连通,所述吸附过滤装置另一端与采样瓶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出气口与VOC检测仪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三通管和单向阀,所述气泵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三通管的a端与气泵的出气通道连通,所述三通管的b端与吸附过滤装置连通,所述三通管的c端设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VOC检测仪为光离子化检测仪、MOS阵列传感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仪或质谱检测仪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气体通道、第一吸附腔、第二吸附腔和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与气泵连通,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与采样瓶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过滤装置包括外壳、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第一吸附组件、第二吸附组件、定位装置、防水透气膜、密封垫圈和限位块,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设有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内设有第一过滤膜,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内设有第二过滤膜,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与外壳通过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与外壳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垫圈,所述外壳内腔中部位置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夹有防水透气膜,所述定位装置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吸附组件和第二吸附组件,所述第一吸附组件、第二吸附组件中部分别设有第一吸附腔和第二吸附腔,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一吸附组件、第二吸附组件分别与限位块抵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头、密封圈、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通过连接头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插接,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与连接头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圈,所述进气管设有若干个直角弯折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膜为防水透气膜,所述第二过滤膜为高精度过滤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附组件和第二吸附组件分别包括壳体和填料隔离网,所述第一吸附组件的第一吸附腔内部、第二吸附组件的第二吸附腔内部分别填充有VOC吸附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附腔、第二吸附腔内部填充的VOC吸附填料分别为活性炭纤维、活性炭颗粒、吸水硅胶颗粒、TENAX填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附组件内设有若干截面呈V型的网状骨架,且V型开口端朝向防水透气膜,所述V型网状骨架上紧密缠绕有活性炭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卡达克数据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卡达克数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67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