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蓄电池连接极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7098.4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0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储昭虎;王根禄;储宁平;邓汉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迅启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嵌件 底座 极柱本体 极柱 凸台 本实用新型 第一连接部 新型蓄电池 连接极 镶嵌 体内 大电流放电性能 第二连接部 一体式成型 导电性能 固定板 菱形状 螺纹孔 铅材料 圆台状 电池 腐蚀 暴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蓄电池连接极柱,包括极柱本体、镶嵌在所述极柱本体内的铜嵌件、底座,所述极柱本体由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一体式成型,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圆台状,所述铜嵌件包括圆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圆柱体中部的第一凸台,所述圆柱体的中心开有螺纹孔,所述圆柱体的表面对应所述第一凸台的下方设有第二凸台,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极柱本体的底部,所述底座为菱形状,且底座的一侧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方便,通过在极柱本体内镶嵌铜嵌件,既解决了由于极柱是铅材料,导电性能差的问题,也解决了铜嵌件因长时间暴露在外面容易腐蚀的问题,极大的提高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蓄电池连接极柱。
背景技术:
蓄电池一般由正极板、负极板、隔板、电池槽、电解液和极柱等部分组成。因其具有质量可靠、容量范围大、维护简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铅酸蓄电池极柱设计都比较简单,材料多为铅,铅的电阻率较大,但如果换成铜材料,电阻率较低,但如果铜长时间暴露在外面容易生锈,导致导电性降低,由此本实用新型推出了一种新型蓄电池连接极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导电性能好的一种新型蓄电池连接极柱。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蓄电池连接极柱,包括极柱本体、镶嵌在所述极柱本体内的铜嵌件、底座,所述极柱本体由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一体式成型,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圆台状,所述铜嵌件包括圆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圆柱体中部的第一凸台,所述圆柱体的中心开有螺纹孔,所述圆柱体的表面对应所述第一凸台的下方设有第二凸台,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极柱本体的底部,所述底座为菱形状,且底座的一侧固定板。
进一步的,所述极柱本体的两侧对应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横截面均为六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铜嵌件的上端高于极柱本体5mm-7mm,且高出的铜嵌件表面套设有橡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极柱本体的表面镀有锡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方便,通过在极柱本体内镶嵌铜嵌件,既解决了由于极柱是铅材料,导电性能差的问题,也解决了铜嵌件因长时间暴露在外面容易腐蚀的问题,极大的提高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进而提高电池使用的循环寿命,通过设置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能够使铜嵌件与极柱本体更紧密的连接,通过在极柱表面镀设锡层,有利于极柱与极板的焊接,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铜嵌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铜嵌件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铜嵌件;101-圆柱体;102-第一凸台;103-螺纹孔;104-第二凸台; 2-极柱本体;201-第一连接部;202-第二连接部;203-锡层;3-底座;301- 加强筋;302-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迅启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迅启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70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平电池接线片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池模组引出铜排固定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