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楼板连接节点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7560.0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3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涵冠;罗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38 | 分类号: | E04B5/38 |
代理公司: | 长沙思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5 | 代理人: | 李敏慧;陈华俊 |
地址: | 4102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楼板 连接节点构造 连接件 拼缝 本实用新型 底部支撑 间隔设置 模板固定 模板设置 施工步骤 楼板 漏浆 贴合 支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楼板连接节点构造,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块预制楼板、模板和连接件,所述模板设置在两块预制楼板的拼缝下方并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两块预制楼板的底部,所述模板宽度大于拼缝的宽度。本方案中的预制楼板连接节点构造无需设置底部支撑,结构简单,施工步骤简便;通过连接件将模板固定在预制楼板底部,连接可靠,支模操作容易,模板与楼板贴合紧密,不易漏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楼板后浇段支模节点构造。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中,需要对梁、楼板和墙板等构件在设计时拆分成模块,然后在工厂实现模块化生产,然后在施工现场将各个预制构件之间通过现浇混凝土或钢筋锚固件连接形成整体结构。预制楼板之间多采用在相邻两预制楼板之间采用后浇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两个预制楼板之间一般预留30-200mm的后浇段。但现场施工过程中,两个楼板之间的空隙需要现场支模板,操作较为困难;而且模板与楼板之间的空隙容易漏浆,施工进度缓慢,后期清理漏浆浪费人力物力。
目前针对预制构件之间的后浇段存在一些现有技术,但都存在一些问题。如一种预制拼合双向楼板施工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5275096A),采用的是在两个楼板底部设置软胶板作为模板,这样需要先在底部搭设支撑最后再拆除支撑,施工步骤复杂、需要的配件太多,成本太高;且软胶板与楼板之间贴合不紧密,也容易漏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制楼板后浇段支模节点构造,解决预制楼板后浇段支模困难、需要搭设支撑、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预制楼板后浇段连接节点构造,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块预制楼板、模板和连接件,所述模板设置在两块预制楼板的拼缝下方并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两块预制楼板的底部,所述模板宽度大于拼缝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预制楼板底侧设有与所述连接件配合的预埋件,所述连接件端部穿过所述模板与所述预埋件紧固。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螺杆上将所述模板紧压在所述楼板的底侧。
优选的,所述预埋件为设有内螺纹的预埋套筒。
优选的,两块所述预制楼板之间的拼缝宽度为30-200mm。
优选的,还包括附加钢筋,所述附加钢筋沿着拼缝延长方向设置在拼缝内。
优选的,还包括附加构造筋,所述附加构造筋设置于两块预制楼板上方且横跨两块预制楼板之间的拼缝。
优选的,两块所述预制楼板的拼缝处为后浇混凝土。
优选的,所述预制楼板为叠合楼板。
优选的,两块预制楼板底侧的连接件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方案中的预制楼板后浇段连接节点构造无需设置底部支撑,结构简单,施工步骤简便;
2、本方案中通过连接件将模板固定在预制楼板底部,连接可靠,支模操作容易,模板与楼板贴合紧密,不易漏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楼板后浇段连接节点构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板的结构主视图;
附图标记:1-预制楼板;2-预埋套筒;3-模板,301-固定孔;4-连接件,401-螺杆,402-螺母;6-附加钢筋;7-附加构造筋;8-现浇湖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75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
- 下一篇:一种防辐射地下室顶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