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T机一体化辐射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8398.4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5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郝万军;陈晶;张月芳;陈子龙;何楠;张武;张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海口市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海南智合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10 | 分类号: | A61B6/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架 上防护板 下防护板 驱动机构 叶片 转动 辐射防护装置 升降杆 本实用新型 椭圆形通道 患者检查 患者进入 驱动叶片 体型调节 一体化 后叶片 检查床 转轴 送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T机一体化辐射防护装置,包括固定架、驱动机构、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所述上防护板由若干叶片构成,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叶片通过转轴与所述固定架连接,若干所述叶片能转动以使上防护板中心位置形成不同大小的第一凹槽,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叶片转动,所述下防护板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凹槽,所述下防护板通过升降杆和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一凹槽构成椭圆形通道。可以将固定架安装在CT机上,患者检查时将通过升降杆将下防护板降低,方便检查床将患者送入CT机内。患者进入CT机后叶片能转动以使上防护板中心位置形成不同大小的第一凹槽,根据不同患者的体型调节第一凹槽的大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T机辐射防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T机一体化辐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CT(ComputedTomography)即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运用物理技术,测定X 射线在人体内的衰减系数,通过数/电转化为灰阶影像图像。对组织密度分辨率高、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准确和影像直观可靠等特点,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是,X射线是一种高能量粒子,在穿透人体时破坏人体的细胞功能和代谢。CT机的辐射剂量无法下降,室内辐射强度较大的问题一直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探讨如何缩小不必要辐射暴露范围以达到降低辐射的目的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CT机一体化辐射防护装置,能够根据人体的体型大小适当的调节第一凹槽的大小,减少辐射的泄漏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CT机一体化辐射防护装置,包括固定架、驱动机构、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所述上防护板由若干叶片构成,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叶片通过转轴与所述固定架连接,若干所述叶片能转动以使上防护板中心位置形成不同大小的第一凹槽,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叶片转动,所述下防护板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凹槽,所述下防护板通过升降杆和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一凹槽构成椭圆形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设有滑槽,所述转轴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滑槽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将所述滑块压紧在滑槽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下防护板和叶片上均设有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和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和所述固定架可转动连接,所述叶片设有凸块,所述转动盘设有限位槽,所述凸块在所述限位槽内滑动,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转动盘转动,所述转动盘转动带动所述叶片转动形成不同大小的第一凹槽,所述电机和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盘设有外齿,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有蜗杆,所述蜗杆和所述外齿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为压力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为采用防辐射材料制成的叶片,固定架为采用防辐射材料制成的固定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和CT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患者检查时将通过升降杆将下防护板降低,方便检查床将患者送入CT机内。患者进入CT机后叶片能转动以使上防护板中心位置形成不同大小的第一凹槽,根据不同患者的体型调节第一凹槽的大小,能够尽可能的缩小人体非检查部位的暴露,降低CT机对人体的辐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CT机一体化辐射防护装置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海口市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海南智合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大学;海口市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海南智合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83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射科医学造影辅助装置
- 下一篇:操控一体化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