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清洗除烟除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0103.2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1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雷平;周化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平;周化锋 |
主分类号: | B03C3/02 | 分类号: | B03C3/02;B03C3/04;B03C3/74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唐健玲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烟 电极组件 自动清洗 进烟室 槽盖 除味设备 排水总管 清洗组件 集烟槽 进烟口 本实用新型 超声波装置 排水管 依次设置 负极板 进水阀 进水管 进烟管 进烟腔 排水阀 排烟口 正极板 处理器 除味 底座 分隔 连通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清洗除烟除味设备,包括处理器、集烟槽、槽盖、电极组件和清洗组件;所述集烟槽内依次分隔为进烟室和两个除烟室,所述进烟室上方的槽盖上设有进烟口,进烟口上设有进烟管,远离进烟室的除烟室上方的槽盖上设有排烟口;所述两个除烟室内各设有一个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均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正极板、负极板和底座;所述清洗组件包括进水管、进水阀、排水总管、排水阀和超声波装置;所有进烟腔底均设有与排水总管连通的排水管。该设备可在高效除烟除味的同时,达到自动清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清洗除烟除味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位于工厂、餐饮行业等油烟排放量较大的场所都会安装空气净化机来降低油烟的排放。静电除油烟装置利用电场作用可以有效的除去废气中的油烟,使废气达到排放标准。传统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内置有蜂巢电场结构,该蜂巢电场结构由多个除油烟通道排列组成,每一个除油烟通道内安装一根阴极针。工作时,除油烟通道接地,阴极针外接负高压,除油烟通道内部形成强电场,废气通过除油烟通道会被附带上电荷,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废气中的油烟分子被吸附在除油烟通道内壁上,达到除油烟的效果。
但是传统的蜂巢结构的电场,虽然能够有效地对油烟进行净化,但是在其结构本身会造成在与烟气的接触面积小,即在同等空间下,能够安装的吸附油烟的阳极板的面积小,因此影响油烟的去除效果。申请号为“201720998801.0”、专利名称为“一种具有高效净化率的电场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电场结构,该结构可提高油烟的吸附效率,然而其在后期清洗时,需要取出电场电极板并分解后清洗,耽误人工又容易损坏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清洗除烟除味设备,该设备可在高效除烟除味的同时,达到自动清洗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清洗除烟除味设备,包括处理器、集烟槽、槽盖、电极组件和清洗组件;所述集烟槽内依次分隔为进烟室和两个除烟室,所述进烟室上方的槽盖上设有进烟口,进烟口上设有进烟管,远离进烟室的除烟室上方的槽盖上设有排烟口;所述两个除烟室内各设有一个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均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正极板、负极板和底座,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正极板下方均匀设有若干导电针,正极板下方边缘处则通过均匀设置的多个绝缘柱与负极板上方相连;所述底座横截面呈倒凹字形且其下方置于集烟槽内底部,底座下方与集烟槽底之间即为进烟口,底座和负极板之间设有与导电针一一对应的若干导电筒,使负极板和导电筒整体呈蜂窝状,所述导电针向下延伸至与之对应的导电筒中部悬空;所述负极板上设有将除烟室分隔为上方出烟腔和下方进烟腔的分隔板,所述进烟室与相邻除烟室的进烟腔连通,而相邻两个除烟室中的出烟腔和进烟腔连通;所述清洗组件包括设置在进烟管上的进水管,设置在进水管上并与处理器相连的进水阀,设置在集烟槽下方的排水总管,设置在排水总管上并与处理器相连的排水阀,及设置在集烟槽下方并与处理器相连的用于清洗电极组件的超声波装置;所有进烟腔底均设有与排水总管连通的排水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集烟槽内的除烟室及与之对应的电极组件顺次设置有多个。
具体的说,所述每个除烟室的侧壁上均设有与处理器相连的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的安装高度在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导电针下端面与导电筒下端面齐平。
优选的,所述相邻导电针之间的最小间距为导电筒直径的1.05~1.3倍。
优选的,所述正极板为镂空状电极板。
优选的,所述导电针与导电筒内壁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mm。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为ARM处理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平;周化锋,未经雷平;周化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01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脱硫尾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紧凑型气体静电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