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供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0814.X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4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鑫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B60S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压变换器 蓄电池 驱动电机 传动连接 变速箱 发电机组 本实用新型 整车控制器 电机 升压 供能系统 切换开关 输出电压 蓄电池组 多电源 输出端 输入端 汽车技术领域 纯电动汽车 动力输出端 供电 供电支路 汽车车轮 外插 汽车 充电 串联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供能系统,包括蓄电池组、多电源切换开关、第一升压变换器、第一电机、第一发电机组、第二升压变换器、整车控制器、驱动电机和变速箱,蓄电池组包括多个蓄电池,多电源切换开关在多个蓄电池间切换使蓄电池与第一升压变换器连接,第一升压变换器将蓄电池的输出电压进行升压后对第一电机供电,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发电机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第二升压变换器对第一发电机组的输出电压进行升压后对驱动电机供电,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变速箱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变速箱的动力输出端与汽车车轮传动连接,整车控制器串联在驱动电机的供电支路中。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纯电动汽车外插充电所带来的不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供能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可分为油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三大种类,其中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多为200公里-300公里,电池电量不足时,需行驶至有充电桩的地方进行外插充电,在无充电桩的地方,比如高速公路上,如电量耗尽,则需拨打救援电话把车拖至有充电桩进行充电才能继续行驶,且充电时间较长,快充需要2-3小时,慢充则达8小时以上,这不仅给车主带来很大不便,还会带来交通安全问题。这一缺点使纯电动汽车不能适用于长途驾驶,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外插充电的汽车供能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供能系统,包括蓄电池组、多电源切换开关、第一升压变换器、第一电机、第一发电机组、第二升压变换器、整车控制器、驱动电机和变速箱,所述蓄电池组包括多个蓄电池,所述多电源切换开关在所述多个蓄电池间切换并使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第一升压变换器连接,所述第一升压变换器将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电压进行升压后对所述第一电机供电,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发电机组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升压变换器对所述第一发电机组的输出电压进行升压后对所述驱动电机供电,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变速箱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变速箱的动力输出端与汽车车轮传动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串联在所述驱动电机的供电支路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电机组包括同轴输入的第一发电机、第二发电机、第三发电机和第四发电机,所述第一发电机和第二发电机串联构成第一串联支路,所述第三发电机和第四发电机串联构成第二串联支路,所述第一串联支路和所述第二串联支路并联。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发电机组,所述第一电机为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包括第一动力输出端和第二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发电机组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发电机组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发电机组包括多个第五直流发电机,所述多个蓄电池为可充电池,所述多个第五直流发电机分别为所述多个蓄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逆变器,所述第二发电机组还包括多个第六直流发电机,所述逆变器将所述第六直流发电机所发出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后对外电器供电。
优选地,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电压为24V。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28V。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电机组的输出电压为48V,所述第一发电机组的输出电流为166A。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蓄电池放置于汽车座位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鑫,未经李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08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单元,换电站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辆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及电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