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副车架安装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1369.9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6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顾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9 | 分类号: | B62D21/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华***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塔 前副车架 车身纵梁 加强板 套筒 外加强板 安装点 焊接 本实用新型 外侧加强板 侧加强板 竖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安装塔结构,其中,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结构包括:前副车架安装塔外加强板、前副车架安装塔侧加强板、前副车架安装塔加强套筒,前副车架安装塔内加强板、前副车架安装塔外侧加强板,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加强套筒以竖直方向位于并焊接在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外加强板和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内加强板之间。该安装塔结构将前副车架固定在车身纵梁前端,通过调整安装塔结构的安装点与车身纵梁截面的位置使前副车架与安装塔结构的安装点中心位置保持在车身纵梁中心线上,另外将加强套筒与上下加强板进行焊接,增强了前副车架安装塔结构的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有涉及一种前副车架安装塔结构。
背景技术
前副车架是车辆底盘系统的重要构件,主要包括前副车架主体、以及与车身、悬置及悬架等零件连接的连接结构。前副车架除了支撑以上零件外,还可以阻隔振动与噪声,减少其直接进入车厢。汽车碰撞过程中,乘员舱的变形与乘员伤害有直接关系,乘员舱变形应尽量小,以保证乘员的生存空间,车辆的安全性能就相应提高,目前高级轿车均采用框式结构的前副车架,既能保证足够副车架的刚度和强度,也在整车碰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汽车正面40%偏置碰撞试验中,由于只有一侧车身参与碰撞,且碰撞能量大,车内乘员因乘员舱变形产生的伤害较大。因此在碰撞过程中乘员舱必须要具有足够的刚度来抵抗变形,前副车架的纵梁对乘员舱在碰撞过程中的变形具有重要作用。
现有技术前副车架通过安装结构安装在车身纵梁上,安装结构会为前副车架提供支撑作用,安装结构刚度不足时,会导致前副车架前横梁模态偏低。当发动机动力激励通过悬置传递到前副车架前横梁时会引起前副车架共振,从而将动力激励传递到车身,影响乘务员乘坐舒服性,导致汽车NVH性能差。另外,安装结构安装点中心不在车身纵梁中心线上,与车身纵梁截面形成偏心结构,同时在制作工艺上,仅通过安装点外板开孔折弯以增加焊缝强度,由于安装结构焊接点过多导致安装结构不能为前副车架提供足够的刚性支撑。因此,亟待开发一种适用于将前副车架安装在车身纵梁上的新型安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型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安装塔结构,该安装塔结构将前副车架固定在车身纵梁前端,通过调整安装塔结构的安装点与车身纵梁截面的位置使前副车架与安装塔结构的安装点中心位置保持在车身纵梁中心线上,另外将加强套筒与上下加强板进行焊接,增强了前副车架安装塔结构的刚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安装塔结构,其中,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结构包括:前副车架安装塔外加强板、前副车架安装塔侧加强板、前副车架安装塔加强套筒,前副车架安装塔内加强板、前副车架安装塔外侧加强板,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加强套筒以竖直方向位于并焊接在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外加强板和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内加强板之间,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加强套筒的通孔均与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外加强板和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内加强板开设的开孔相对应并贯通,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侧加强板包围在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外加强板、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加强套筒和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内加强板形成组件外部并焊接在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外加强板、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内加强板以及车身纵梁上,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外侧加强板上侧包覆在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外加强板,并焊接在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外加强板和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侧加强板翻边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外加强板和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内加强板均为板型结构,位于车身纵梁上的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外加强板一外侧边向下翻边,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内加强板与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外加强板向下翻边的对应的侧边向上翻边,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内加强板其他三边向下翻边,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加强套筒以竖直方向位于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外加强板和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内加强板之间,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加强套筒与上部的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外加强板和下部的所述前副车架安装塔内加强板连接位置均以二保焊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13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副车架和车辆
- 下一篇:后副车架减震弹簧安装结构、后车体组件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