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分条整经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3263.2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4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卜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前荣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H3/00 | 分类号: | D02H3/00;D02H13/02;D02H13/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器 纱线 收集腔 腔体内部 纱线表面 滚筒 绞线 本实用新型 分条整经机 静电消除棒 绕线筒 延时开关控制电路 电动滑块 分条整经 灰尘收集 灰尘吸收 集中处理 静电吸附 腔体内壁 腔体上部 纱线缠绕 静电 拉伸度 吸尘口 拉伸 腔体 残留 保证 检测 移动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分条整经机,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内部一侧连接绞线孔,所述腔体内部固定连接滚筒,所述腔体内部另一侧连接绕线筒,所述腔体上部设有吸尘器和收集腔且吸尘器位于收集腔一侧,所述吸尘器和收集腔均位于绞线孔一侧,所述滚筒与绞线孔之间以及滚筒与绕线筒之间连接静电消除棒。本实用新型延时开关控制电路停止时,电动滑块沿腔体内壁移动,对纱线拉伸,便于对纱线的拉伸度检测,保证纱线使用质量,吸尘器工作,经吸尘口能对纱线表面残留灰尘吸收,吸收后的灰尘收集在收集腔中,便于保证纱线表面的干净,且方便对灰尘集中处理,静电消除棒能在纱线缠绕过程中消除纱线表面的静电,避免纱线静电吸附影响分条整经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经机,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分条整经机。
背景技术
整经是将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度和宽度平行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的工艺过程。经过整经的经纱供浆纱和穿经之用。整经要求各根经纱张力相等,在经轴或织轴上分布均匀,色纱排列符合工艺规定。原始的整经用手工进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在丝织生产中采用耙式整经。元代《梓人遗制》中记载了经耙整经法。
现有的整经机在使用时,缺乏对纱线使用质量的检测,纱线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扯断的现象,影响纱线使用的质量,且纱线表面容易积攒灰尘,灰尘的聚集影响纱线的光泽,缺乏对其清理装置,纱线在干燥的空气中使用容易产生静电,静电会吸附纱线,影响纱线的分条整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分条整经机,延时开关控制电路停止时,外接开关控制电动滑块沿腔体内壁移动,对纱线拉伸,便于对纱线的拉伸度检测,保证纱线使用质量,外接开关控制吸尘器工作,经吸尘口能对纱线表面残留灰尘吸收,吸收后的灰尘收集在收集腔中,便于保证纱线表面的干净,且方便对灰尘集中处理,静电消除棒能在纱线缠绕过程中消除纱线表面的静电,避免纱线静电吸附影响分条整经效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分条整经机,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内部一侧连接绞线孔,所述腔体内部固定连接滚筒,所述腔体内部另一侧连接绕线筒,所述腔体上部设有吸尘器和收集腔且吸尘器位于收集腔一侧,所述吸尘器和收集腔均位于绞线孔一侧,所述滚筒与绞线孔之间以及滚筒与绕线筒之间连接静电消除棒。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顶部固定连接固定盖且固定盖表面分布吸尘口,所述吸尘口与吸尘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两端通过电动滑块与腔体内壁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外部两侧粘接延时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延时开关控制电路停止时,外接开关控制电动滑块沿腔体内壁移动,对纱线拉伸,便于对纱线的拉伸度检测,保证纱线使用质量。
2.外接开关控制吸尘器工作,经吸尘口能对纱线表面残留灰尘吸收,吸收后的灰尘收集在收集腔中,便于保证纱线表面的干净,且方便对灰尘集中处理。
3.静电消除棒能在纱线缠绕过程中消除纱线表面的静电,避免纱线静电吸附影响分条整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分条整经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分条整经机的内部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腔体;2、吸尘器;3、绞线孔;4、收集腔;5、固定盖;6、吸尘口;7、电动滑块;8、滚筒;9、延时开关;10、绕线筒;11、静电消除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前荣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前荣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32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