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特高堆石坝的多功能生态供水洞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3410.6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4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李永红;李家亮;陈世全;吴显伟;王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06 | 分类号: | E02B7/06;E02B8/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陈仁平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洞 供水 围堰 检修 本实用新型 多功能生态 布置结构 底板高程 堆石坝 封堵 生态 截流 截留 进口 水利水电工程 独立设置 高速水流 流量要求 施工难度 不断流 高坝 施工 蓄水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特高堆石坝的多功能生态供水洞布置结构及使用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可非常方便地对导流洞的进口进行截流围堰施工,进而便于进行导流洞的检修;同时也可利于特高坝的蓄水控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生态供水洞独立设置在位于初期导流洞的下游侧,并且同时设置生态供水洞的进口底板高程与初期导流洞的底板高程一致;这样,在对导流洞进行检修时,可直接将导流洞进行封堵检修,而采用生态供水洞进行供水,保证下游生态所需流量要求;既能满足导流洞封堵的同时不断流供水的要求,又能在进行进口截流围堰施工时进行过流,进而避免在截留过程中围堰缺口产生高速水流的情况,可显著地降低截留围堰施工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特高堆石坝的多功能生态供水洞布置结构及多功能生态供水洞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西南区域正修筑与规划设计多座坝300m级特高堆石坝水电工程,如双江口312m、两河口295m、如美315m等。这些特高堆石坝位于高山峡谷中,河床两侧边坡陡峭,施工导流均采用在山体中开挖导流洞的隧洞导流方案,使上游河道改道经导流洞流入下游河道内。
随着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水库工程下泄生态流量问题是环保主管部门关注的一个重点。目前关于水利水电工程蓄水期及运行期间下泄生态流量的方案有很多,比如常规的处理方式:
(1)在导流洞底板下面埋设放水钢管;
(2)在导流泄水建筑物通过进口钢闸门局部开启控制闸门开度等;
(3)在导流洞进口一侧修建旁通洞等。
这些方案的共同特点就是通过将导流隧洞作为过流通道,下泄环保所需生态流量,有效满足下游生态用水需求。
然而,对于特高堆石坝工程而言,因坝体高达300m级,其工程规模宏大,建设周期长,导流复杂,导流洞一般需要分层布置,从低到高依次为初期导流洞、中期导流洞、后期导流洞。同时,由于天然洪水流量大小的原因,设置两条以上初期导流洞,显然造价过高,因而往往仅设置一条初期导流洞,如此便带来较多新的工程技术难题:
(1)特高堆石坝各层导流洞布置高差较大,初期蓄水期须满足下游生态供水要求,如何实现各层隧洞衔接供水不断流;特高堆石坝初期蓄水阶段因坝体本身结构安全要求,到达一定高度后还需要控制蓄水上升速度。
(2)特高堆石坝建设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建设工期很长,且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工程中往往存在初期导流洞超期服役的现象;因此需要及时对整个初期导流洞进行检修,确保其安全性。而且,当河流推移质较多时,如施工期上游存在的施工弃渣,推移质在高速水流的带动下,年复一年地磨损初期导流洞混凝土底板;在空蚀和推移质联合作用下,极易造成初期导流洞闸室底板和初期导流洞洞身底板结构的冲蚀破坏,给初期导流洞下闸和封堵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问题不仅处理难度很大,而且推迟电站发电工期,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损失。因此,特高堆石坝初期导流洞下闸封堵前必须对闸室部位,以及初期导流洞洞身结构等进行彻底全面的检修。
(3)由于传统初期导流洞的布置结构限制,在进行初期导流洞的进口截流围堰施工过程中,由于水流没有改由其它引流通道过流,因此在截流时一方面会存在水位升高的问题,给围堰施工带来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在截留末期通常其缺口的水流量较大,流速高,导致截流非常困难,极大地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特高堆石坝的多功能生态供水洞布置结构,其可非常方便地对初期导流洞的进口进行截流围堰施工,进而便于进行初期导流洞的检修;可有效地降低初期导流洞的检修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工期和节约施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34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泥石流拦挡坝保护装置
- 下一篇:分层取水多级串联斜拉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