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动力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3920.3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9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生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画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02 | 分类号: | B63C9/02;B63H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组件 船体 遥控机器人 控制组件 水上救生 双动力 溺水 牵引 本实用新型 双动力结构 救援效率 内部设置 漂浮罩体 前进动力 两组 电源 水域 供电 脱离 | ||
一种双动力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包括:船体以及设置在船体上的漂浮罩体,所述船体内部设置有两组提供前进动力的动力组件、控制所述动力组件工作的控制组件以及给动力组件和控制组件供电的电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双动力结构,牵引溺水人员时,牵引效率较高,可快速使溺水人员脱离危险水域,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援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双动力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传统的救生工作中,所采用的救生方式主要靠人工救生。如遇到恶劣天气或者是情况比较复杂的水域,对救援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也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出现了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但传统的水上救生机器人大多采用单动力推进系统,在对溺水人员进行牵引时,动力不足,牵引效率较差,影响救援作业的时间和成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动力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动力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包括:船体以及设置在船体上的漂浮罩体,所述船体内部设置有两组提供前进动力的动力组件、控制所述动力组件工作的控制组件以及给动力组件和控制组件供电的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船体包括:船形外壳和软体上盖,所述船形外壳顶部设置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采用所述软体上盖密封,所述船形外壳末尾端设置有两个安装口,所述船形外壳底部靠近末尾端设置有两个进水口。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动力组件平行设置在所述船形外壳内的后部,每一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喷水推进泵和方向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喷水推进泵内的叶轮连接,所述喷水推进泵具有一进水端和一出水端,所述进水端与船形外壳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端穿过船形外壳的安装口设置在船形外壳外部,所述出水端设置有转向喷口;
所述方向舵机设置在喷水推进泵边侧,所述方向舵机的拨杆通过一转向杆与所述转向喷口连接,所述船形外壳靠近安装口处设置有通孔允许所述转向杆通过,所述转向杆两端分别与所述方向舵机和转向喷口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船形外壳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开关控制单元、遥控接收单元、ESC单元,所述开关控制单元、遥控接收单元、ESC单元设置在所述船形外壳内部,所述ESC单元通过所述开关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ESC单元还分别与所述遥控接收单元和电机连接,所述遥控接收单元还与所述方向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双动力结构,牵引溺水人员时,牵引效率较高,可快速使溺水人员脱离危险水域,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船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船体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记载的前、后均以附图为准,仅用于明确位置关系,并不用于限定。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画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画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39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