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滤坝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4580.6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2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杰;陶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水世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坝体 本实用新型 填料空间 河道污水 牡蛎壳 基底 体内 河道治理 生物填料 粉煤灰 上游 粉煤渣 曝气管 槽体 格栅 内埋 液位 分隔 生态 废弃 流出 锅炉 河水 治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滤坝,包括上游滤坝体、下游滤坝体和基底,上、下游滤坝体高于液位,上、下游滤坝体间构成填料空间,填料空间内设置有格栅,将填料空间分隔为两个槽体,靠近上游的槽体内装有牡蛎壳,靠近下游的槽体内装有粉煤灰,基底内埋有曝气管。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河道治理系统,生物填料来源于废弃的牡蛎壳和锅炉产生的粉煤渣,天然廉价,用作河道污水治理,变废为宝,河道污水通过本实用新型处理后,流出的河水呈现清澈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流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态滤坝。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河流、湖泊水体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污染治理工程项目中经常需要采用坝体来进行拦截或控制水位,因此在污染治理工程中的水坝不仅要满足拦截水体或调解流量要求,而且最好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将环保工程与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结合和统一,而且还有助于节省工程造价。
生态滤坝又称透水坝、过滤坝等,是结合人工湿地和快速渗滤的原理而开发的一种河道生态净化与修复技术,是在不影响河道行洪的条件下,利用砾石、卵石、碎石等在河道中垒筑的坝体,具有净化水质,提高水中溶解氧等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滤坝,其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可有效降解河道中的有机物,净化水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态滤坝,包括上游滤坝体、下游滤坝体和基底,上、下游滤坝体高于液位,上、下游滤坝体间构成填料空间,填料空间内设置有格栅,将填料空间分隔为两个槽体,靠近上游的槽体内装有牡蛎壳,靠近下游的槽体内装有粉煤灰,基底内埋有曝气管。
优选的,上、下游滤坝体由条石平砌而成,长度同河道,宽度为1000~1200mm,坝顶高出液位500~1000mm,上、下游滤坝体的间距为5000~10000mm。
优选的,格栅平均分隔填料空间,两个槽体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牡蛎壳的直径为20~50mm,粉煤灰的粒径为75~125mm。
优选的,牡蛎壳和粉煤灰上附有微生物及其形成的生物膜,通过接触沉淀、吸附和氧化分解实现对水体的净化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1.牡蛎壳和粉煤灰天然廉价,用作河道污水治理,变废为宝。
2.以渗流方式过水,使坝前、坝后保持一定水位差,起到蓄流的功能。
3.坝底安装曝气,加快存留在生物填料缝隙的有机物分解。
4.二级生物填料,可以分步对河道中的有机物进行去除,提高水质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2是图1A-A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为上游滤坝体、2为下游滤坝体、3为基底、4为格栅、5为牡蛎壳、6为粉煤灰、7为曝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滤坝,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滤坝体1、下游滤坝体2和基底3,上、下游滤坝体高于液位,上、下游滤坝体间构成填料空间,填料空间内设置有格栅4,将填料空间分隔为两个槽体,靠近上游的槽体内装有牡蛎壳5,靠近下游的槽体内装有粉煤灰6,基底3内埋有曝气管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水世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水世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45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可监测堵塞的人工湿地
- 下一篇: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