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多层复合管材的共挤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6533.5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4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18 | 分类号: | B29C48/18;B29C48/32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71221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芯 管材 口模 流道 多层复合管材 包覆 共挤模具 固定板 进料口 空腔 本实用新型 复合管材 管材外壁 挤出成型 加工设备 空腔末端 流道末端 混合均 挤出机 外壁 相等 连通 送入 流出 容纳 生产 节约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管材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多层复合管材的共挤模具,包括固定板、模芯和口模,所述模芯、口模均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口模设于模芯的外侧,所述模芯和口模之间形成有流道,所述流道连通有至少一个进料口;所述模芯内设有能够容纳管材通过的空腔,空腔末端的直径与流道末端的内径相等。经挤出机挤出成型的管材经过模芯内侧的空腔,由进料口向流道内送入需要包覆在管材外壁的原料,原料流经流道混合均化在口模的末端流出并包覆在管材的外壁,形成多层复合管材,且管材的生产、管材的包覆可在一条生产线上进行,工艺简单,生产、运输、安装成本得以节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管材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多层复合管材的共挤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矿井下用给水、排水管,瓦斯抽放管大部分仍采用钢管,由于钢管耐腐蚀性、耐磨性差、耐寒性差,每年其有效壁厚不断降低,导致其使用寿命短,安全性降低;虽然采用了很多技术、如钢管表面镀锌、涂层处理以及近年来使用的喷塑处理等,提高了钢管的耐腐蚀性能。但由于技术上的制约,防护性能并不尽人意。
近来,新型矿井下用给水、排水管,瓦斯排放管不断涌现,有添加阻燃抗静电剂的聚乙烯管、聚氯乙烯管、玻璃钢管,这些管材性能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但仍不能满足矿井下用给水、排水及瓦斯排放的高标准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矿井下瓦斯气体的成分比较复杂,有大量腐蚀性气体和水汽,钢管的钢性非常好,但易腐蚀,现用的表面处理技术不能很好的解决钢与保护层之间的结合性能;2、添加阻燃抗静电剂的聚乙烯、聚氯乙烯实壁管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但由于矿井下的水中含有较坚硬的砂石成分,管材的耐磨损性差,长期使用性能降低;3、玻璃钢管由于受瓦斯气体作用易造成“风化”影响使用寿命;4、在管材的外周包覆保温层材料,但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矿山用管材也如此,其它领域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类似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多层复合管材的共挤模具,采用多组分多层共挤技术,使每一层都具有不同功能,满足不同性能要求,易于根据工程应用工况的要求组装不同的复合型塑料管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用于多层复合管材的共挤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模芯和口模,所述模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口模设于模芯的外侧,所述模芯和口模之间形成有流道,所述流道连通有至少一个进料口;所述模芯内设有能够容纳管材通过的空腔,空腔末端的直径与流道末端的内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多层复合管材的共挤模具,经挤出机挤出成型的管材经过模芯内侧的空腔,由进料口向流道内送入需要包覆在管材外壁的原料,原料流经流道混合均化在口模的末端流出并包覆在管材的外壁,可形成多层复合管材。本实用新型的共挤模具使得一条生产线即可实现管材的包覆,工艺简单,生产、运输、安装成本得以节约。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调整口模间隙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设于流道的末端。这样设置是为了通过调整装置调整口模间隙的大小从而控制包覆在管材外壁的管状结构的厚度,以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要。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装置包括第一调整块以及第二调整块,所述第一调整块可拆卸连接于口模的末端,所述第二调整块可拆卸连接于模芯的末端。这样设置能够实现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第一调整块、第二调整块以调整口模间隙,调整方便快捷,能够节约生产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流道连通有一个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于口模上,所述进料口连接有送料装置。这样设置使得可由进料口向流道内送入需要包覆在管材外壁的原料,适用于PP、PE、TPU等单组份原料的包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海南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65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强胶管粘合特性的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缆挤塑机用模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