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野外移动式鸡舍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8149.9 | 申请日: | 201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9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马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寻甸岚亚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31/00 | 分类号: | A01K31/00;A01K31/22;A01K3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刘沁 |
地址: | 655200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鸡舍 野外移动 底层框架 中间框架 野外 本实用新型 长方体框架 八根立柱 长方体状 顶层框架 两层结构 内部设置 网状结构 养殖成本 主体框架 主体内部 排泄物 侧面 顶盖 横梁 排出 散养 土鸡 养鸡 喂养 习性 容纳 休息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野外移动式鸡舍,包括长方体状的鸡舍主体和鸡舍顶盖,鸡舍主体的一侧面高于鸡舍主体的另一侧面,鸡舍主体框架由八根立柱和鸡舍内部的长方体框架组成;鸡舍主体内部包括底层框架、中间框架和顶层框架,其中底层框架上部还设有网状结构,该结构能够防止野外动物进入鸡舍内,同时也能使得鸡的排泄物方便排出,从而保证鸡舍内部的干净,鸡舍内部设置两层结构能够满足野外散养鸡的习性,既能在中间框架的横梁上休息,又能本野外移动式鸡舍能够一次容纳同一批量喂养的野外散养土鸡,还能便于在野外移动,减少养殖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禽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外移动式鸡舍。
背景技术
目前野外散养的土鸡相比与笼中喂养的肉鸡更受欢迎,野外散养的土鸡相比普通的肉鸡在营养价值上含量更高。野外散养的土鸡一般置于野外山林中,土鸡夜间所呆的场所一般很简单,但实际中的鸡舍一般采用砖制结构,这种不便于在野外投入实用,不便于搬运,无形中增加了养殖成本;同时野外山林间的散养土鸡容易受到山林间的野外动物的攻击和捕食,需加设野外移动养鸡舍实行可控管理;由于气候条件越来越恶劣及过去“先发展后治理”的方针带来的野外原状植被大量破坏,导致发生大量水土流失和滑坡灾害,现有的可移动的鸡舍一般结构上不太牢固,结构主体不满足外负荷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外移动式鸡舍,能够易于搬移,同时本野外移动式鸡舍能够防止夜间土鸡在野外山林间受到也是动物的袭击,能够起到对土鸡保护的作用,同时能够间接减少养殖的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野外移动式鸡舍,包括长方体状的鸡舍主体和鸡舍顶盖,所述鸡舍主体的一侧面高于鸡舍主体的另一侧面;所述鸡舍主体支架包括八根立柱,所述鸡舍主体两侧面各有四根立柱,所述四根立柱之间距离相等;所述鸡舍主体内部包括底层框架、中间框架和顶层框架;所述底层框架包括第一长方体框架,所述第一长方体框架内部包括两根等距离的第一横梁,两根第一横梁与第一长方体框架两短边之间还设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与之相对的第一长方体框架短边之间的第二横梁之间结构呈“目”字,两根所述第二横梁之间结构呈“日”字;所述中间框架包括第二长方体框架,所述第二长方体框架内部包括六根等距离设置的第三横梁;所述顶层框架包括第三长方体框架,所述第三长方体框架内部包括一根竖梁构成,所述竖梁的两端与所述第三长方体框架的两短边相连,所述顶层框架的结构呈“日”形,所述底层框架的所述第一长方体框架上设有网状结构;所述鸡舍主体四周设有挡板,所述鸡舍主体两侧面各设有一个可开合的门,所述门上设有门栓;所述鸡舍顶盖与所述鸡舍主体的顶层结构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鸡舍主体)内部的底层框架距离立柱底端30-40cm。
优选地,所述鸡舍主体的四周所设的挡板距鸡舍顶盖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空隙处在相邻的立柱之间设有第四横梁。
优选地,鸡舍主体支架的材质为金属材质;鸡舍主体内部所设的两层结构为金属材质;鸡舍主体四周所设挡板的材质为金属材质。
优选地,鸡舍主体的两层结构每层高度为40-50cm。
优选地,长方体状的鸡舍主体的长为30-35cm,宽为20-2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寻甸岚亚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寻甸岚亚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81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