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品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8283.9 | 申请日: | 201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3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杨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汉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2 | 分类号: | G01N33/02;G01N1/28;G01N1/34;G01N1/38;G01N1/44;C02F1/6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废液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 样品提取装置 集液装置 食品检测 样品粉碎 连接管 支撑架 废液 支架 底座 从上至下 碱性溶液 中和处理 中和装置 伸缩杆 探头 盛装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从上至下依次固定有样品粉碎装置、样品提取装置、集液装置和废液回收装置,所述的样品粉碎装置、样品提取装置、集液装置和废液回收装置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废液回收装置的上方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盛装碱性溶液的废液中和装置;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检测支架,所述检测支架上通过伸缩杆连接有检测探头。本实用新型的样品经粉碎、提取、检测后,将检测后的废液经过中和处理后收集,避免了环境的污染。本实用新型检测方便、快速,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检测装置,属于食品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食品安全检测是按照国家指标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一些有害有毒的指标的检测,比如重金属、黄曲霉毒素等;近年来,国内的食品安全监测行业呈稳定增长的态势;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更多的食品检测仪致力于研究如何快速地便捷地测定食品中某些指标的检测。但是现有的检测设备检测速度较慢,检测不方便,而且检测后的废液直接倒掉容易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食品检测装置,检测方便,检测后的废液经过中和处理后收集,避免了环境的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从上至下依次固定有样品粉碎装置、样品提取装置、集液装置和废液回收装置,所述的样品粉碎装置、样品提取装置、集液装置和废液回收装置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废液回收装置的上方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盛装碱性溶液的废液中和装置;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检测支架,所述检测支架上通过伸缩杆连接有检测探头。
优选地,所述检测探头端部安装有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包括重金属检测传感器、PH检测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密度检测传感器、水浊度检测传感器和油品检测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样品粉碎装置和样品提取装置之间的连接管中部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盒和置于过滤盒内部的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样品提取装置为提取瓶,所述提取瓶的内壁设有加热器,所述提取瓶上方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的搅拌棒伸入到提取瓶内。
优选地,所述样品粉碎装置为粉粹机,所述粉碎机内部设有由电机驱动的旋转刀片,所述粉碎机上方设有进样口。
优选地,所述检测支架上还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头与伸缩杆相连接,伸缩杆在气缸的驱动下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样品粉碎装置、样品提取装置和集液装置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架连接;所述废液中和装置通过连接杆与检测支架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废液回收装置设有排液口。
优选地,所述样品提取装置、集液装置和废液中和装置下方的连接管中部设有开关阀。
优选地,所述集液装置为集液瓶,废液回收装置为废液回收瓶,废液中和装置为废液中和瓶。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样品经粉碎、提取、检测后,将检测后的废液经过中和处理后收集,避免了环境的污染。本实用新型检测方便、快速,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食品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和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从上至下依次固定有样品粉碎装置3、样品提取装置4、集液装置5和废液回收装置6,所述的样品粉碎装置3、样品提取装置4、集液装置5和废液回收装置6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汉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汉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82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