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点底焊凸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8642.0 | 申请日: | 201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3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何茂水;马益金;欧泽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成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25/14 | 分类号: | F16H25/14;B23K37/00;H01M2/26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陈文福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臂 支撑杆 驱动机构 转轴 本实用新型 凸轮装置 铰接 支架 驱动 复位装置 工作部件 平行设置 驱动连接 上下移动 凸轮转动 支架连接 传动杆 支撑 相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底焊凸轮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支撑杆和与所述支撑杆平行设置的转轴,所述支撑杆上铰接有若干连接臂,所述转轴上对应所述连接臂设置有若干凸轮,所述连接臂的中部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凸轮的外缘相抵,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有传动杆,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转轴与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连接臂通过复位装置与所述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驱动机构即可以驱动若干凸轮转动,从而可以驱动若干工作部件的上下移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点底焊凸轮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 N. 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 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现有锂电池点底焊设备中,有许多部件需要进行上下移动以完成相应的操作,而现有部件的上下移动大多通过气缸实现,而气缸对于部件的驱动其精确度较低、用以连接气缸的气管布局复杂,容易发生漏气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点底焊凸轮装置,包括支撑杆和与所述支撑杆平行设置的转轴,所述支撑杆上铰接有若干连接臂,所述转轴上对应所述连接臂设置有若干凸轮,所述连接臂的中部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凸轮的外缘相抵,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有传动杆,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转轴与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其上的凸轮转动,由于凸轮的转动中心不位于凸轮的中心处,因此当凸轮转动时,凸轮会带动与其外缘相接触的连接臂上下摆动,从而使得与连接臂铰接的传动杆上下移动,而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点底焊机上的工作部件,且该部件设置在导轨上,因此,传动杆能驱动该工作部件沿着导轨上下移动,从而完成相应的动作。
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一个驱动机构即可以驱动若干凸轮转动,从而可以驱动若干工作部件的上下移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连接臂通过复位装置与所述支架连接。
其中,复位装置用以使得连接臂具有向下摆动的趋势,从而使得连接臂上的支撑部能始终紧压在凸轮的外缘上,增加点底焊机上的工作部件的移动精确度;同时,复位装置能使得支撑部能始终紧压在凸轮的外缘上,进而使得工作部件能随着凸轮的转动而上升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臂固定连接。
扭力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其另一端固定在连接臂上,当连接臂被凸轮驱动朝上摆动时,扭力弹簧被压缩,扭力弹簧会对连接臂产生反作用力,使得连接臂具有向下摆动的趋势,从而保证支撑部能始终压紧在凸轮的外缘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臂上的连接杆,和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的转轮,所述转轮与所述凸轮的外缘相抵。
可转动的转轮在凸轮的外缘滑动时,与凸轮的外缘的摩擦力更小,能有效防凸轮和支撑部受损。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连接臂铰接,其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对应所述螺纹孔设置有螺杆。
通过拧动第二传动杆可以调节螺杆在螺纹孔内的长度,从而达到调节传动杆整体长度的效果,以调节工作部件的上升高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机构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成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成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86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轮轮槽对称面找正及校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螺旋伸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