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携带顶针式微型供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12635.8 | 申请日: | 201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3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2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体 出气 通气道 进气道 压力表 相通 阀体纵向 安全阀 压气道 微型供氧器 储氧罐阀 卸压机构 顶针式 吸气罩 接嘴 高压储氧罐 微型化 保障安全 过滤机构 携带 紧凑化 插拔 罐腔 腔内 套在 吸氧 并行 清洁 配合 | ||
一种易携带顶针式微型供氧器,包括高压储氧罐,上部有储氧罐阀体接嘴;阀体,与储氧罐阀体接嘴连接且在下部设阀体纵向进气道、压力表通气道和安全阀通气道;压力表与阀体固定且与压力表通气道相通,安全阀与阀体固定且与安全阀通气道相通;出气控制机构,特点:还包括有卸压机构和吸气罩,阀体的上部有出气控制机构腔,出气控制机构设在出气控制机构腔内且与阀体纵向进气道相通,吸气罩插拔套在阀体外且与出气控制机构配合,阀体的下部以纵向并行于阀体纵向进气道的状态开设卸压气道,卸压气道与罐腔相通,卸压机构与阀体固定且与卸压气道相通。体现阀体的紧凑化及微型化效果且能方便自主吸氧时的操作;方便对过滤机构实施清洁并保障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健暨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携带顶针式微型供氧器。
背景技术
氧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并维持生命的一大要素,呼吸氧转化为人体内可利用的氧称之为血氧,由血液携血氧向全身输送能源,并且血氧的输送量与心脏、大脑工作状态密切相关。例如,心脏泵血能力越强,血氧的含量便越好,心脏冠动脉的输血能力则越强,并且血氧输送到心脑全身的浓度越高,人体重要器官的运行状况越好。
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氧气即商品氧早已不再是医疗部门在临床为患者使用的“专利”,户外运动、旅游、登山、考古、司机、运动员、孕妇、手术医生、中老年人、心血管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患者、医疗康复人员、办公白领乃至美容场所等等并不鲜见有供氧罐(习惯称“保健氧罐”),特别是近年来在药店、商场、超市等场所均有销售。此外,为部队军人配备便携式供氧装置正成为国际惯例化。因此开发体积小、重量轻并且易携带的供氧器具有积极意义。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便携式供氧器相关的技术信息,如CN104214366A(一种集成阀)和CN2294372Y(小型医用氧气瓶阀),等等。典型的如CN107854784A推荐的“一种氧气呼吸器氧气瓶用集成阀”,该专利的建树之处在于:将减压阀与截止阀的功能集合在一起(专利称“减压截止阀”),并且客观上能兑现其在说明书第0012段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由于减压截止阀(实质上为出气控制机构)配接在阀体的一侧,因而与配接在阀体上部的用于输出氧气的输出接头之间并不存在结构上的连接关系,于是一方面使机构相对臃肿而不便于携带(占用空间大),另一方面在自主吸氧时不利于操作,因为在自主吸氧时需旋动减压截止阀的结构体系的手柄(实质上为螺扣);由于不具有方便卸压(也可称“泄压”,以下同)的功能,因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困惑,因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免存在位于阀体底部的并且对应于阀体进气口处的过滤机构的过滤网受堵致使氧气流动不畅的情形,于是在将阀体与高压储氧罐分离之前,为了确保安全,最好的办法是将高压储氧罐内的氧气放除,再卸下阀体并对过滤机构的滤网或其它部件实施清洁;专利未给出与输出接头相配的吸气罩及其结构的相关启示,然而,如果能将吸气罩(也可称为“吸氧面罩”,以下同)与出气控制机构(类似于前述减压截止阀功用的机构)合理连接或称合理配合,那么对于阀体的紧凑化、供氧器整体体积的小型化、使用时的便捷化等等均具有积极意义。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吸气罩与出气控制机构相互配合而藉以体现阀体的紧凑化以及体积的微型化并且体现自主给氧时的操作便利化、有利于依需将高压储氧罐内的氧气人为放除而藉以方便地进行清洁维护并且保障安全的易携带顶针式微型供氧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三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26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挂式吸氧管
- 下一篇:一种临床用新型点气管连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