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机冷媒补充结构、压缩机隔板及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15501.1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5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严兵;刘达炜;高永红;吴源;李定贤;梁健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12 | 分类号: | F04C29/12;F04C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朱静谦 |
地址: | 51911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气口 下补气口 压缩机 滚子 压缩机隔板 压缩机冷媒 主喷 上气缸 下气缸 补充 压缩机技术领域 压缩机运行过程 隔板 本实用新型 错位设置 运行过程 错开 窜气 下喷 液口 连通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冷媒补充结构、压缩机隔板及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冷媒补充结构包括设置在压缩机隔板上的主喷液通道,还包括连接上气缸和主喷液通道的上补气口,以及连接下气缸和主喷液通道的下补气口,其中,上补气口和下补气口之间错位设置。通过在隔板上开设上补气口和下补气口,同时设置上补气口和下补气口之间相互错开,进而使得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当上滚子不能关闭上补气口时,下补气口是被下滚子关闭的;当下滚子不能关闭下喷液口时,上补气口是被上滚子关闭,即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上补气口和下补气口不会连通,进而压缩机不会出现上气缸和下气缸之间窜气的现象,保证了压缩机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冷媒补充结构、压缩机隔板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具备冷媒补充结构的双缸压缩机,冷媒补充结构多设置在压缩机隔板20’上,系统中的冷媒通过补气通道进入压缩机内部,对压缩机进行降温。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冷媒补充结构多设置在压缩机的隔板20’上,包括设在冷媒喷射通道,冷媒喷射通道21’往压缩机的上气缸11’和下气缸31’的喷液口22’为一个贯穿隔板20’上下端面的圆孔。
上述冷媒补充结构虽然能够实现冷媒的补充,但是压缩机在运转过程中,在上滚子12’与下滚子32’相差为180°时,如图3和图4所示,上下气缸31’的喷液口均未被上滚子12’和下滚子32’的壁面盖住,此时上气缸11’和下气缸31’通过喷液口实现连通,上下气缸之间会发生窜气现象,从而影响了压缩机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冷媒补充结构、压缩机隔板及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的上下气缸窜气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冷媒补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压缩机隔板上的主喷液通道,还包括连接上气缸和所述主喷液通道的上补气口,以及连接下气缸和所述主喷液通道的下补气口,其中,所述上补气口和所述下补气口之间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补气口和下补气口为盲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补气口和下补气口均为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补气口和下补气口与所述压缩机隔板中心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上补气口和下补气口的孔径大小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上补气口和下补气口的孔径大小在0.5mm至2.5m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补气口和下补气口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主喷液通道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隔板,包括压缩机冷媒补充结构,所述压缩机冷媒补充结构为如上所述的压缩机冷媒补充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压缩机隔板,所述压缩机隔板为如上所述的压缩机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为双杠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冷媒补充结构、压缩机隔板及压缩机中,通过在隔板上开设上补气口和下补气口,同时设置上补气口和下补气口之间相互错开,进而使得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当上滚子不能关闭上补气口时,下补气口是被下滚子关闭的;当下滚子不能关闭下喷液口时,上补气口是被上滚子关闭,即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上补气口和下补气口不会连通,进而压缩机不会出现上气缸和下气缸之间窜气的现象,保证了压缩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55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