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控温中药封包布袋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16865.1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0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邹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琼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陈向敏 |
地址: | 4000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包 布袋本体 中药 本实用新型 弹性带 布袋 控温 扣环 拉环 改良 时间控制器 不良事件 临床护士 纽扣连接 一端设置 报警器 控温器 烫伤 粘扣 灵活 外部 治疗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控温中药封包布袋,包括中药封包布袋本体,所述中药封包布袋本体的内部一端安装有报警器和控温器,所述中药封包布袋本体的外部一角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上安装有时间控制器,所述中药封包布袋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扣环,所述扣环通过纽扣连接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远离中药封包布袋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粘扣。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的固定在身体上,操作非常方便,使用灵活,保证了药物的疗效,控制了治疗的时间,杜绝患者被烫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为临床护士工作提供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控温中药封包布袋。
背景技术
中药封包技术是将中药包热敷于患者局部,通过病灶局部皮肤渗透到深层组织,迅速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其借助药力和热力综合作用于病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治法。通过局部热敷,达到暖脾胃,温肾阳,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的作用,主要适用于肩周炎、腰肌劳损、腰痛、外伤肿痛、肢体麻木、肢体萎软、口眼歪斜等症。
现临床使用的中药封包布袋加热后对温度和时间没有很好的控制,局限有可能会对患者造成烫伤等不良事件,也不利于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操作。同时中药封包布袋使用不方便,不便于固定在身体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良控温中药封包布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控温中药封包布袋,包括中药封包布袋本体,所述中药封包布袋本体的内部一端安装有报警器和控温器,所述中药封包布袋本体的外部一角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上安装有时间控制器,所述中药封包布袋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扣环,所述扣环通过纽扣连接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远离中药封包布袋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粘扣。
优选的,所述控温器的型号为TPM-10数字温度显示器。
优选的,所述弹性带设有四根。
优选的,所述拉环和扣环均采用布料制成,拉环和扣环分别与中药封包布袋本体缝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是专门为中药封包患者设计的,患者可随时在床上进行热敷,既可以自由使用,也可以方便的固定在身体上,操作非常方便,使用灵活;
2、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控温器、报警器和时间控制器可以有效的保证中药封包布袋本体温度控制在40~50℃之间,保证了药物的疗效,控制了治疗的时间,杜绝患者被烫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为临床护士工作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控温中药封包布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控温中药封包布袋的A位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中药封包布袋本体、2报警器、3控温器、4时间控制器、5拉环、6粘扣、7弹性带、8扣环、9纽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改良控温中药封包布袋,包括中药封包布袋本体1,中药封包布袋本体1的内部一端安装有报警器2和控温器3,中药封包布袋本体1的外部一角设置有拉环5,拉环5上安装有时间控制器4,中药封包布袋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扣环8,扣环8通过纽扣9连接有弹性带7,弹性带7远离中药封包布袋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粘扣6。
其中,控温器3的型号为TPM-10数字温度显示器。
其中,弹性带7设有四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琼,未经邹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68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