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印刷机油墨槽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17161.6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9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陆万林;陈彬才;杨杰;卢晓慧;黄锡勇;陈东杰;莫连章;董良庆;陈道通;聂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真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B41F31/20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汪治兴 |
地址: | 542699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墨槽 油墨 油墨回收槽 飞溅 溢出口 本实用新型 复合印刷机 回流槽 印刷机领域 复合印刷 回收利用 油墨泡沫 油墨粘度 回流管 回流口 印版 溢出 流出 | ||
1.复合印刷机油墨槽,包括油墨槽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槽体(1)一侧设置有回流槽(3),所述回流槽(3)底部设置有回流口(4),回流口(4)与回流槽(3)连通,所述油墨槽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油墨回收槽(5),所述油墨回收槽(5)底部设置有溢出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复合印刷机油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槽体(1)上设置有印版卡槽(2),所述印版卡槽(2)用于安装外部的印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复合印刷机油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回收槽(5)设置为“V”型结构,溢出口(6)设置在“V”型结构底部并与油墨回收槽(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复合印刷机油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回收槽(5)的个数为2个,每个油墨回收槽(5)底部均设置有一个溢出口(6),溢出口(6)与外部溢出口回流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复合印刷机油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回收槽(5)设置在油墨槽体(1)上安装外部的印版出油墨旋转一侧,所述油墨回收槽(5)焊接或者密封连接在油墨槽体(1)的边上,所述油墨回收槽(5)的宽度为油墨槽体(1)宽度的一半以上。
6.复合印刷机油墨槽系统,包括油墨槽体(1)、刮斜刀架(8)和印版(10),所述油墨槽体(1)上开设有印版卡槽(2),所述印版(10)通过印版卡槽(2)活动安装在油墨槽体(1)上,所述刮斜刀架(8)安装在印版(10)上端与印版(10)接触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流槽(3)、回流口(4)、油墨回收槽(5)、溢出口(6)、溢出口回流管(7)、进料管(11)、抽料机(12)和料灌(13),所述回流槽(3)设置在油墨槽体(1)一侧,所述回流口(4)设置在回流槽(3)上,且回流口(4)的出口设置在料灌(13)上方,所述油墨回收槽(5)固定设置在油墨槽体(1)的另一侧,所述溢出口(6)设置在油墨回收槽(5)底部,溢出口(6)通过溢出口回流管(7)把溢出的油墨回流到料灌(13)内,所述抽料机(12)抽取料灌(13)内的油墨通过进料管(11)供油墨槽体(1)添加油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 复合印刷机油墨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9),支撑杆(9)顶部与刮斜刀架(8)活动连接,支撑杆(9)底部与地面固定连接竖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 复合印刷机油墨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槽体(1)的印版(10)出油墨一侧的边的高度比印版(10)进油墨一侧的边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真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真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71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机油墨粘度控制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印刷机
- 下一篇:一种印刷机油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