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剖解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17653.5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8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翟志强;汪开烽;陆用;胡建辉;康扬;刘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45/06 | 分类号: | B23D45/06;B23D47/04;B23Q11/08;B23Q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管 工作台 切割工位 定位夹具 切割装置 定位槽 对位 本实用新型 切割 工作效率 空调生产 快速稳定 切割位置 电极片 限位 承载 检验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剖解设备,用于剖解加热管以获取电极片。该剖解设备包括:工作台、定位夹具以及切割装置;工作台形成有切割工位,且工作台的承载面上形成有用于待剖解加热管切割位置对位的定位槽;切割装置设置于工作台,且用于对与定位槽对位后的待剖解加热管处于切割工位的部分进行切割;定位夹具对应切割工位设置于工作台上,用于对与定位槽对位后的待剖解加热管处于切割工位的部分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解设备,通过工作台、定位夹具和切割装置的配合,能够对待剖解加热管进行快速稳定的切割,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进而使得抽检的时间大幅度缩减,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得到极大减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剖解设备,用于剖解加热管以获取电极片。
背景技术
空调的辅助电加热使用了电加热管器件,该器件在入厂检验时,需要把电极片从整个器件中剖解出来,便于后续的检测。
目前剖解加热管的方式一般是使用刀具等简易工具进行手工解剖,需要操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耐力,而且如此剖解获取的电极片无法保证完整性(可能被割破或是严重划伤)。
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剖解加热器获取电极片的方式高强度且低效率,导致整批物料的抽测样本数极低,在较短的验货周期内完成抽测工作比较紧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剖解设备,用于快速、稳定地剖解加热管以获取电极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剖解设备,用于剖解加热管以获取电极片,包括:工作台、定位夹具以及切割装置;其中,
所述工作台形成有切割工位,且所述工作台的承载面上形成有用于待剖解加热管切割位置对位的定位槽;
所述切割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且用于对与所述定位槽对位后的所述待剖解加热管处于所述切割工位的部分进行切割;
所述定位夹具对应所述切割工位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对与所述定位槽对位后的所述待剖解加热管处于切割工位的部分进行限位。
上述剖解设备在工作中,待剖解的加热管相对定位槽对位后,沿定位槽的延伸方向移动,在定位夹具的限位辅助下,待剖解加热管自其一端向另一端依次经过切割工位,被切割装置剖解从而可以轻松取出内部的电极片以便后续检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解设备,通过工作台、定位夹具和切割装置的配合,能够对待剖解加热管进行快速稳定的切割,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进而使得抽检的时间大幅度缩减,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得到极大减轻。
优选地,所述定位夹具包括固定侧板、活动侧板以及限位板,三者形成用于对所述待剖解加热管限位的限位槽;
所述固定侧板和所述活动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槽的两侧;
所述固定侧板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且所述活动侧板可相对于所述固定侧板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工作台的承载面平行且与所述定位槽的延伸方向垂直;
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固定侧板和所述活动侧板之间,且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工作台的表面与所述工作台的承载面平行,用于对所述待剖解加热管进行第二方向限位,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工作台的承载面垂直。
优选地,所述定位夹具还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活动侧板通过轴承推杆和限位轴承安装于所述支座;
所述限位轴承安装于所述支座上,且所述限位轴承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轴承推杆同轴穿设于所述限位轴承内,且所述轴承推杆靠近固定侧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动侧板。
优选地,所述活动侧板设置有宽度调节块,用于调节所述活动侧板使其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76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