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砂土工管袋围堰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17862.X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3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承奂;张志鹏;蔡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土 管袋 围堰 本实用新型 土工格栅 堆叠 坡面 混凝土护面 路面结构 施工围堰 砂质土 充填 堰顶 河道 铺设 施工 沿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砂土工管袋围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较低、安全可靠的充砂土工管袋围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砂土工管袋围堰,其特征在于:在河底铺设有一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上堆叠充砂土工管袋形成围堰两侧的坡面,两侧的充砂土工管袋之间区域充填有填心砂,在充砂土工管袋堆叠形成的坡面设置喷混凝土护面,该围堰顶部设有堰顶路面结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沿海或砂质土分布较多地区河道的施工围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砂土工管袋围堰。适用于沿海或砂质土分布较多地区河道的施工围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一大批大、中、小型水利工程陆续开工,其中大量的涉水工程需要进行施工导流。目前常用的导流围堰形式有土石围堰、混凝土围堰、钢板桩围堰等,但部分存在工程规模大、施工时间长、无料源等问题,不能完全满足现阶段工程施工时间短、工程投资小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较低、安全可靠的充砂土工管袋围堰。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砂土工管袋围堰,其特征在于:在河底铺设有一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上堆叠充砂土工管袋形成围堰两侧的坡面,两侧的充砂土工管袋之间区域充填有填心砂,在充砂土工管袋堆叠形成的坡面设置喷混凝土护面,该围堰顶部设有堰顶路面结构。
该围堰内部沿其轴线设有防渗体。
所述防渗体为粘土防渗心墙或由钢板桩、高压旋喷桩、水泥搅拌桩制成的防渗结构。
所述充砂土工管袋为将围堰拟施工范围一定距离外河底砂土吸取后吹填入编织土工布缝制成的管袋中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围堰主要由充砂土工管袋和填心砂组成,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结构稳定,安全可靠性好。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增加各种防渗体,增强围堰整体防渗体。本实用新型中管袋充填材料就地取材,拆除时可就地吹散或资源化利用,不产生工程弃渣。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围堰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永久建筑物2周围设置充砂土工管袋围堰,充砂土工管袋围堰的两端连接入岸坡1,该充砂土工管袋围堰的宽度一般在4.0m~10.0m之间。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充砂土工管袋围堰主要由充砂土工管袋4、填心砂5、土工格栅6、堰顶路面结构7、喷混凝土护坡8、防渗体9等组成。在河底铺设有一层土工格栅6,土工格栅6上堆叠充砂土工管袋4以形成围堰3两侧的坡面,在两侧的充砂土工管袋4之间区域充填填心砂5,形成围堰主体。在围堰主体两侧的坡面设置喷混凝土护面8,该围堰主体顶部设置堰顶路面结构7。
为增强围堰3整体防渗性能,在围堰3中部设置粘土防渗心墙或打入钢板桩、高压旋喷桩、水泥搅拌桩等防渗体。
本实施例中在永久建筑物2边线一定范围外采用绞吸式挖泥船吸取河底砂土,吹填入编织土工布缝制而成的管袋中,制成充砂土工管袋4。
本实施例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施工前,先进行铺设范围内清障,防止管袋刺破,然后先在河底铺设一层土工格栅6,起到增强抗滑力的作用。
施工时,在拟铺设区域的两端用GPS定位,然后采用浮筒或小船人工进行钢管桩定位,并四边拉环,利用缆绳和钢管桩连接,人工拖拉,将管袋拖至在铺设区域,随后再通过收放锚绳,调整管袋位置,直至符合设计要求。围堰3断面较大时,可在铺设1~2层通袋后,两侧采用河底砂土充填管袋,制成充砂土工管袋4,围堰3中间吹填填心砂5。
围堰主体填筑完成后,需经过一定时间的排水,待管袋中水因重力作用自然泌出水分,围堰结构基本稳定后,方可施工堰顶路面结构7、喷混凝土护坡8、防渗体9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78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装式钢护筒围堰止水装置
- 下一篇:基坑水资源收集与循环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