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18014.0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9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全江;周歆;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博世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陈超 |
地址: | 4100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絮凝单元 二级过滤单元 废水处理系统 一级过滤单元 电化学消毒 中水回用池 过滤单元 斜管沉淀 调节池 工艺控制系统 化学药物 生活用水 水质水量 移动方便 整体工艺 中水回用 工艺流程 模块化 生活用 按钮 连通 水池 废水 | ||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斜管沉淀单元、一级电絮凝单元、一级过滤单元、中水回用池、二级电絮凝单元、二级过滤单元、电化学消毒单元及第三过滤单元;所述调节池依次经过所述斜管沉淀单元、所述一级电絮凝单元、所述一级过滤单元、所述中水回用池、所述二级电絮凝单元、所述二级过滤单元、所述电化学消毒单元及所述第三过滤单元与生活用水池连通。该系统无需投加化学药物,整个工艺流程的适应性强,对于不同水质水量和温度的废水都能很好的适应;系统兼顾了中水回用和生活用水两个部分,适用范围广泛;整体工艺都可以实现模块化,占地少,安装及移动方便;工艺控制系统简单,只需按照需求操作相应按钮即可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对交通便利的需要,隧道建设相应急剧增多。隧道工程大多位于山区丘陵地带,有些甚至处于饮用水源地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施工废水,若不进行处理,任其排放,将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隧道废水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隧道穿越不良地质单元时,产生的涌水;施工设备产生的废水;隧道爆破后及扒渣时用于降尘的水;喷射混凝土和注浆产生的废水以及基岩裂隙水等。隧道施工排水中,大量岩石粉尘等悬浮杂质进入水中,在排出过程中,部分水中溶解性杂质被氧化,有的物质被析出,化学性质有所改变,隧道施工时的渗出水本质上属地下水,另外由于受到钻机、喷射混凝土和注浆及其它人为产生的污染,又具有地表水的特点;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石油类及硝基苯类等构成的有机物。
目前的主要处理方式以沉淀为主,通过沉淀池、污泥干化场等设施进行自然沉降。但现有工艺设备过于简单且均为敞开式露天布置,很多地方需人工操作,从而导致出水不稳定,甚至不合格;且安全隐患较大;因施工现场场地狭小,大型成套设备难以进场、安放,且安全隐患较大。随着污水排放提标政策出台,现有技术不能满足提标后的排放要求。主要原因是:a、废水水质水量波动范围大;b、由于场地限制,设备占地大,原设计污水总停留时间偏短,很难保证出水达标排放;c、污水排放提标后各类指标排放要求提高。d、隧道施工的废水温度在不同海拔的施工地差别较大,常规的处理方式经常失效。
隧道废水的直接排放对生态产生较大影响,而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水量的要求较大,经常取水困难。同时施工用水对水质的要求不是太高,对废水的简单处理就能很好的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施工废水污染环境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斜管沉淀单元、一级电絮凝单元、一级过滤单元、中水回用池、二级电絮凝单元、二级过滤单元、电化学消毒单元及第三过滤单元;所述调节池依次经过所述斜管沉淀单元、所述一级电絮凝单元、所述一级过滤单元、所述中水回用池、所述二级电絮凝单元、所述二级过滤单元、所述电化学消毒单元及所述第三过滤单元与生活用水池连通。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调节池通过第一提升泵与斜管沉淀单元连通。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中水回用池通过第二提升泵与二级电絮凝单元连通。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一级过滤单元和/或所述二级过滤单元均为三层滤料过滤器。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三过滤单元为活性炭过滤器。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二级电絮凝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阳极板和至少一个阴极板。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均为多个,多个所述阳极板与多个所述阴极板交错排布。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均为惰性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博世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博世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80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含油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管道膜法脱硝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