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20201.2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8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有孚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3 | 分类号: | B29C45/43;B29C45/2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214128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油腔 润滑油 感应贴片 堵头 进油 脱模 电磁开关阀 快速脱模 润滑流道 注塑模具 进油口 润滑油回收装置 压力传感器检测 油嘴 本实用新型 控制器控制 冲洗装置 顶端设置 回收利用 信息传递 转动活动 控制器 冲压 安放槽 储油罐 压油泵 注塑件 定模 动模 内嵌 转轴 冲洗 模具 转动 节约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动模、进油堵头和润滑流道;型芯上设置有进油腔,打开压油泵开关,储油罐内润滑油通过冲压油嘴冲入进油口,进油口沿着润滑流道通入进油腔;进油腔顶端设置有进油堵头,进油堵头包括电磁开关阀和感应贴片;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润滑油对感应贴片的压力变化,将信息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磁开关阀转动活动转轴,感应贴片转动至内嵌安放槽,润滑油进入进油腔,随着进入进油腔内的润滑油逐渐增多,型芯与型腔之间逐步分离,实现脱模过程;模具下方设置有润滑油回收装置,能够回收利用润滑油,防止浪费,节约成本;脱模工序中配置有冲洗装置,脱模完成后对注塑件进行冲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生产领域,尤指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模具的结构虽然由于塑料品种和性能、塑料制品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注射机的类型等不同而可能千变万化,但是基本结构是一致的。模具主要由浇注系统、调温系统、成型零件和结构零件组成。其中浇注系统和成型零件是与塑料直接接触部分,并随塑料和制品而变化,是塑模中最复杂,变化最大,要求加工光洁度和精度最高的部分。
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为了减少繁重的模具设计和制造工作量,注塑模大多采用了标准模架。胶件脱模是注射成型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脱模质量好坏将最后决定胶件的质量;当模具打开时,胶件须留在具有脱模机构的半模(常在动模)上,利用脱模机构脱出胶件。利用脱模构件进行脱模,虽然能够取得较好的脱模效果,但是工艺较为复杂,针对不同的模型特点需采用不同的脱模方式,操作技术性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脱模技术工艺较为复杂,针对不同的模型特点需采用不同的脱模方式,操作技术性要求较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现提供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动模、进油堵头和润滑流道;所述定模包括型腔和定模模板,动模包括型芯和动模模板;型芯上设置有进油腔,进油腔顶端设置有进油堵头;所述进油堵头设置在型芯末端,进油堵头包括电磁开关阀和感应贴片;进油腔顶端安装有感应贴片,感应贴片一侧设置有内嵌安放槽,感应贴片通过活动转轴安装在内嵌安放槽边缘处,活动转轴上安装有电磁开关阀;感应贴片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动模模板上设置有润滑流道,润滑流道连通进油腔;所述润滑流道末端设置有进油口,进油口处设置压油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压油机构包括压油泵和冲压油嘴;储油罐上安装压油泵,压油泵上连接压油管道,压油管道末端连接冲压油嘴;压油泵上安装电磁调节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压力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电性连接至电磁开关阀和电磁调节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模具下方设置有润滑油回收装置,脱模工序中配置有冲洗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润滑流道为直径是0.1cm的槽型狭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有孚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有孚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20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