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计算机平台的自主安全可信加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20659.8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7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余磊;卓泽朋;江明明;郭宇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235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器 不安全 计算机平台 数据采集端 数据处理端 报警设备 加密设备 数据采集 自主安全 数据处理 输出端 预存 可信 采集 加密处理芯片 信息安全技术 本实用新型 输入端连接 采集对象 采集信息 存储端口 定时采集 脉冲定时 数据传输 信息安全 数据线 日志 断开 加密 报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计算机平台的自主安全可信加密设备,包括数据采集端、数据处理端、存储器、报警设备、加密处理芯片,所述数据采集端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存储器的存储端口通过数据线与数据处理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端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报警设备连接,在存储器预存设定对信息安全的情况,通过数据采集端采集的信息与预存的不安全情况对比,若出现不安全的采集信息,则视为数据传输不安全,具有结合以往日志的功能;通过脉冲定时采集的方式,能够根据采集对象针对性的定时采集;能够选择断开数据采集或者加密的方式保证安全性;通过报警的方式,提高使用者的警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计算机平台的自主安全可信加密设备。
背景技术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消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统,如UniNAC、DLP等,只要存在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胁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其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720847U提供一种用于国产计算机平台的自主安全可信加密设备,涉及国产龙芯计算机、数据加解密以及身份验证领域,主要是实现对主板BIOS的主动度量、基于7816协议的身份验证以及PCIE的数据通路以及部分数据加密。安全可信设备包括一个加密模块、一个接口转换模块、一个存储模块以及7816卡座。主板启动后安全可信模块可以度量BIOS的正确性并通过7816卡验证用户身份,确认成功后才会复位CPU启动系统。系统启动后可以通过PCIE接口和主板通信,完成一些监控和数据加密的功能。但是其在使用时不具有与存储器内的以往危险信息对比的功能,通过加密结合通断的设置,对于不同情况进行加密或者断开数据传输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计算机平台的自主安全可信加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加密设备在使用时不具有与存储器内的以往危险信息对比的功能,通过加密结合通断的设置,对于不同情况进行加密或者断开数据传输的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计算机平台的自主安全可信加密设备,包括数据采集端、数据处理端、存储器、报警设备、加密处理芯片,所述数据采集端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存储器的存储端口通过数据线与数据处理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端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报警设备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端的控制接口通过数据线与加密处理芯片连接,所述加密处理芯片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数据传输节点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端设置在数据传输的传输路径上;
所述数据处理端与存储器之间集成有比较器;
所述加密处理芯片的输出端上集成通断继电器,且通断继电器位于数据传输节点的节点路径上。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端包括采样器和脉冲控制器,所述脉冲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采样器连接,所述采样器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与数据处理端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报警设备包括扬声器和闪烁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用于计算机平台的自主安全可信加密设备还包括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的电能输出端与数据处理端的电能输入接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师范大学,未经淮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206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装置及安全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云计算防盗智能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