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尘气分离装置及气体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22403.0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5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旭;廖泓斌;陈闪毅;黄月林;陈勇;任敏;李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刘林涛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尘气分离装置 导流叶片 导向通道 本实用新型 杯体 气体净化装置 内管 外管 二次分离 分离效果 含尘气流 尘气 内壁 套接 外壁 紧凑 平行 | ||
1.一种螺旋尘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杯体(1),侧壁上设置有杯体入风口(11);
分离器(2),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杯体(1)内部,所述分离器(2)的外壁与所述杯体(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通道,所述分离器(2)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242);
所述分离器(2)包括:
相互平行并向下螺旋的上导流叶片(231)和下导流叶片(232);
内管(21),所述上导流叶片(231)和下导流叶片(232)的内缘连接在所述内管(21)上;
外管(22),同轴设置在所述内管(21)的外侧,所述外管(22)、所述内管(21)、所述上导流叶片(231)和所述下导流叶片(232)共同构成第二导向通道;
从所述杯体入风口(11)进入的含尘气流通过所述外管(22)进入所述第二导向通道中,所述第二导向通道中的含尘气流流出至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含尘气流中的灰尘在所述第一导向通道中发生向下沉积,净化得到的气流从所述出风口(242)处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尘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2)与所述出风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过滤器(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尘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1)的上端设置有容置槽(24),用以设置所述过滤器(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尘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2)上设置有与所述杯体入风口(11)相对设置的分离器进风口(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尘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流叶片(231)与所述下导流叶片(232)的起始端连接在所述分离器进风口(25)上,并与尘气进气方向呈相切位置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尘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1)的上端部边沿向内形成有顶盖,用以防止尘气从内管(21)的中部扩散到外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旋尘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1)的下端部接触到所述杯体(1)的底端面,所述外管(22)上设置有供含尘气流流出的缺口,第二导向通道中的含尘气流从所述外壁的缺口处流出。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尘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24)的外壁上设置有朝向远离所述容置槽(24)纵向轴线方向延伸的定位筋(241),所述杯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筋(241)配合的定位槽。
9.一种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螺旋尘气分离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净化装置为吸尘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224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