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及其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23263.9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8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韩常青;朱小龙;姚玲;常满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4 | 分类号: | B62D2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横梁 前风窗 暖风机压力室板 支撑件 空调进风口 支撑件本体 本实用新型 连接结构 上翻边 下翻边 帽檐 焊接 刚度要求 上端 漏水 前窗 生锈 适配 下端 侧面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包括支撑件本体,支撑件本体与暖风机压力室板上的空调进风口相适配,支撑件本体的上端设有上翻边,支撑件本体的下端设有下翻边。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前风窗下横梁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前风窗下横梁、暖风机压力室板和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暖风机压力室板上设有空调进风口,前风窗下横梁的前边对应空调进风口的正上方的部位设有帽檐;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位于空调进风口的前侧,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的上翻边与前风窗下横梁的帽檐焊接;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的下翻边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侧面焊接。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前窗下横梁刚度要求,防止了空调进风口漏水,减少了生锈风险,降低了成本和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及其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前风窗下横梁作为连接汽车驾驶舱与发动机舱的重要部件,其刚度对车身的模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风窗下横梁刚度不足,会引起前风窗敲鼓声等问题,直接影响汽车品质。而且,空调进风口位于前风窗下横梁下方,是连接乘员舱内与舱外的重要通道,空调进风口漏水问题也是影响汽车品质的重要因素。通常在设计时,会在前风窗下横梁下部增加支撑件、空调进风口防水板来解决这些问题。参见图1:前风窗下横梁1下部设计有支撑件3,以保证前风窗下横梁1的刚度满足性能要求,空调进风口处设计有空调进风口防水板4,防止水从空调进风口吸入乘员舱。此结构的优点是能够保证前风窗下横梁的刚度要求,同时可以解决空调进风口漏水问题。但这种结构需要增加两个支架,使整车成本及重量增加,支撑件3下部与暖风机压力室板2底面焊接,零件有生锈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既能保证前窗下横梁刚度要求,又能防止空调进风口漏水问题,同时能降低整车成本和重量,以及减少生锈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前风窗下横梁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包括支撑件本体,该支撑件本体与暖风机压力室板上的空调进风口相适配,且支撑件本体的上端设有上翻边,支撑件本体的下端设有下翻边。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本体的上端向前弯折形成所述上翻边。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本体的下端向后弯折后向下弯折形成所述下翻边。
本实用新型摄所述的前风窗下横梁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前风窗下横梁,以及上端与前风窗下横梁的后端焊接的暖风机压力室板,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上设有空调进风口,所述前风窗下横梁的前边对应空调进风口的正上方的部位设有帽檐;还包括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所述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位于所述空调进风口的前侧,且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的上翻边与前风窗下横梁的帽檐焊接;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的下翻边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侧面焊接。
所述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的下翻边的下边沿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0,避免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长期被水冲刷,以减少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及暖风机压力室板生锈的风险。
进一步,所述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的下翻边的下边沿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40mm。
所述前风窗下横梁的横截面呈“几”字型,并在所述帽檐处设有加强筋;有利于力的分散传递,能够较好地保证前风窗下横梁的刚度,进而保证前风窗处车身模态和扭转刚度,避免因刚度不足引起异响。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将空调进风口防水板及支撑件整合为一个零件,且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的上端与前风窗下横梁焊接,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的下端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焊接;它既能够保证前风窗下横梁的刚度要求,又能够解决水滴进入空调进风口引起的乘员舱漏水问题,还降低了整车成本和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232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