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寻迹的可移动垃圾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26328.5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6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万一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市泓超智慧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16;B65F1/12 |
代理公司: | 南昌汇智合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0 | 代理人: | 邓秋星 |
地址: | 330038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丰和中***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箱 可移动垃圾箱 行走装置 自动寻迹 托板 垃圾箱本体 感应器 轨道 垃圾处理效率 蓄电池 底板 本实用新型 垃圾站 垃圾箱盖 上端 操作箱 固定架 示踪线 卸下 自动化 垃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寻迹的可移动垃圾箱,包括垃圾箱本体、设置在垃圾箱下方的托板、设置在托板下方的行走装置和设置在行走装置下部的轨道。垃圾箱本体前方设有操作箱,后端设有蓄电池,垃圾箱上端设有垃圾箱盖,垃圾箱周围设有固定架,垃圾箱下方设有底板,用于卸下垃圾。托板上设有感应器,轨道中设有示踪线,感应器用于感应失踪线,使得行走装置按照轨道中的失踪线行走。该自动寻迹的可移动垃圾箱结构简单,减少垃圾站的工作人员,实现自动化,有效的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寻迹的可移动垃圾箱。
背景技术
垃圾箱是装放垃圾的箱子,在目前社会的发展,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也越来越多,在垃圾站处理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垃圾。目前的大型垃圾处理站都是用人工去装运垃圾,然后运到处理垃圾的地方,这样不仅浪费人力资源,同时垃圾又是很脏的,这样没有多少人去干这份工作,导致垃圾处理的缓慢,长时间垃圾不处理会发臭,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动化、提高垃圾处理的自动寻迹的可移动垃圾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寻迹的可移动垃圾箱,包括垃圾箱本体、设置在垃圾箱下方的托板、设置在托板下方的行走装置和设置在行走装置下部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周围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安装在所述托板上,所述垃圾箱本体上设有垃圾箱盖,所述托板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开盖气缸,所述开盖气缸安装在垃圾箱的后端,所述开盖气缸上设有开盖气缸杆,所述垃圾箱中设有若干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开盖杆,所述开盖杆两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垃圾箱上,所述开盖杆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将所述垃圾箱盖与所述开盖杆连接,所述开盖气缸杆上设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将所述开盖气缸杆与所述开盖杆连接,所述旋转件安装在所述垃圾箱的外部,所述垃圾箱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底板块,所述垃圾箱下方设有底板气缸,所述底板气缸上设有底板气缸杆,所述底板气缸杆与所述底板块连接,所述托板下部设有感应器,所述行走装置中包括底座、侧座、行走轮、行走杆、和驱动器,所述底座与托板之间设有转盘,所述侧座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行走轮安装在所述行走杆的两端,所述行走杆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所述侧座上,所述行走轮安装在所述轨道上,所述侧座之间设有滑板,所述滑板上设有刹车气缸,所述刹车气缸上设有安装块,所述滑板两端设有刹车块,所述安装块上设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两端固定在刹车块上,所述驱动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自动寻迹的可移动垃圾箱中,所述垃圾箱盖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间设有滚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自动寻迹的可移动垃圾箱中,所述垃圾箱前端设有操作箱,所述垃圾箱后端设有蓄电池,所述操作箱和蓄电池都安装在所述托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自动寻迹的可移动垃圾箱中,所述操作箱上设有三色灯、显示器和按钮,所述操作箱内部包括无线传输芯片、中央处理器和位置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自动寻迹的可移动垃圾箱中,所述托板前后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卡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自动寻迹的可移动垃圾箱中,所述轨道中设有示踪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自动寻迹的可移动垃圾箱中,所述托板前端设有红外线感应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自动寻迹的可移动垃圾箱中,所述底座和侧座之间设有减震弹簧。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自动寻迹的可移动垃圾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自动寻迹的可移动垃圾箱结构简单,运松垃圾能力强大,实现自动化,能够按照设定的程序将垃圾运送到指定的位置,然后将垃圾卸下。自动化程度高,减少垃圾站中工作人员,并且还提高了垃圾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市泓超智慧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南昌市泓超智慧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263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投料口的防塞装置
- 下一篇:物联网多功能垃圾箱